

1.礦產名。色青,可供繪畫及化金屬用。道士常用為煉丹的藥品。
1.見"式燕"。
1.亦作"式宴"。
2.宴飲。
1.猶式望。
1.格式;樣子﹐形狀。
1.法則;規范。
1.敬仰﹐景慕。
2.瞻視。
1.用以光大。
1.姿勢。
2.算式﹑代數式﹑方程式等的統稱。
1.陛廉。借指朝廷。
1.階下庭前。
1.同"事半功倍"。
1.謂費力大而收效小。
1.從事根本之業。本,指耕戰。
2.事情的根由。
3.猶根本大事。
1.凡事一定親自去做。
①事物的變化事變得應|達于事變。②突然發生的重大政治、軍事性變故七七事變|馬日事變|盧溝橋事變。
1.猶言送別。
1.猶權柄,權力。
1.把與自己無關的事情遠遠丟開不管。
1.謂同樣的事不宜連作三次。
1.謂作事而不遵守古訓。
1.謂事情急迫,須抓緊快做。
1.謂達到極點。
1.家產,產業。
1.事情的發生總有原因。
1.指小國侍奉大國。
1.治事的規章。
2.專門輯集有關禮制事件的類書?!睹魇罚囄闹救酚行炫壑妒碌淇悸浴妨?。
3.典故之一類。指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別于語典。
①糾紛;事故挑起事端|制造事端。②事情的原由請略陳事端。
1.用相似或相反的人物故實,構成對偶句的修辭方法。
1.職分;名分;身分。
1.供奉;侍奉。
1.謂事已辦完。
2.辦事的才干。
1.指為國勤奮努力工作的功勛。
2.功績;功業;功勞。
3.功利。
4.猶職責,任務。
1.南宋時期反理學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葉適陳亮等人。他們承認"道"存在于事物之中,為學注重實際功用和效果,反對理學家諱言功利和空談心性命理。這種思想亦稱"功利之學"。
①意外的災禍交通事故|事故終于發生了。②原因;緣由他倆遠道而來,必有事故。
1.猶過失。
1.同"事過境遷"。
事情已經過去,客觀環境也有了改變事過境遷,人們對從前的苦日子早已淡忘了。
1.隨著事情過去,對該事的感情﹑態度也起了變化。
1.事情確實,文辭直捷。語出《漢書.司馬遷傳贊》"其文直,其事核。"
1.事情發生或處理﹑了結以后。
1.喻事后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
1.治道教化。
2.世事變化。
1.仕宦,指做官。
1.機遇;時機。
2.指事情的變化。
3.事情或問題的關鍵。
1.比喻荒誕不經之事。事火,指祀火為神;咒龍,指咒龍請雨。
1.古代軍事術語。指在戰爭中用來損害敵方的計謀。
2.行事的時機。
3.猶機要;機密。
1.業績,重大的成就。
1.事之究竟。
1.謂人到緊急關頭,就顧不得講規矩﹑禮貌了。
1.事情,事體。
2.同"事機"。
3.事情的苗頭﹑朕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