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贓污"。
2.見"贓污"。
1.欲念。
①志向和愿望這是我一生的志愿|使祖國繁榮富強,是我們幾代人的共同志愿。②有志于并情愿;自愿志愿軍|志愿救護隊|我志愿當一名教師。
1.自愿服兵役的士兵。
①招收志愿人員參加軍隊承擔軍事任務的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革命戰爭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至1955年7月以前,一直實行此兵役制。1984年5月規定實行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的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②英、美等國對以雇傭方式招募兵員補充軍隊的募兵制的稱謂。
由志愿人員組成的武裝部隊。與戰爭無直接關系的第三國公民,為幫助交戰一方,以自愿的名義參加戰爭或武裝沖突。如1950年中國人民為幫助朝鮮人民抗擊美國的侵略,組成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志愿軍軍人享受戰爭法規規定的權利。
1.形容志向遠大。
1.謂志向遠大,不株守于一地。
1.猶志在四方。
1.謂志慮清晰。
1.猶志向,志趣。
1.刻上尺度的木樁。用以測量水位之高低。
1.墓志和行狀。
1.痣和疣。志﹐通"痣"。
1.猶志得意滿。
1.強辯。
1.狠毒。
1.見"忮悍"。
1.忌刻殘忍;嫉忌陷害。
1.亦作"忮騛"。
2.嫉妒而兇悍。
1.見"忮很"。
1.亦作"忮佷"。
2.忌刻狠毒。
1.忌刻專橫。
1.妒忌。
1.嫉妒。
1.猜忌好勝。
1.褊狹刻薄。
1.嫉害貪求。語出《詩.邶風.雄雉》"不忮不求。"
1.嫉妒殘忍。
1.嫉害變詐。
1.嫉忌欺騙。
1.嫉恨之心;妒忌之心。
1.指御史臺一班官員。
1.舊時監察﹑執法等官員所穿的官服。其前胸﹑后背綴有金線或采絲繡成的補子,圖形為獬豸,故稱。
1.猶豸繡。
1.即獬豸冠。
2.借指糾察﹑執法的官員。
1.獬豸的角。獬豸,古代傳說中神獸。生一角,能別曲直,觸邪佞。
2.見"豸角冠"。
1.即獬豸冠。
1.古代監察﹑執法等官員所穿的袍服,因其上繡有獬豸,故稱。
1.指古代御史大夫一類官員佩戴的玉飾。
1.古時監察﹑執法官所穿的繡有獬豸圖案的官服。
2.借指監察﹑執法官。
1.古時監察﹑執法等官員所穿的官服,因其上繡有獬豸,故稱。
2.借指御史。
1.刻有獬豸形的發簪,古代監察﹑執法官所用。
1.獸脊隆起然后伸長貌。
1.舊時對我國北方貉等少數民族的貶稱。
1.制作各種印刷上用的版子。
1.猶購置。
2.制作。
1.撰作碑文。
1.制作購置。
1.治理國都以外行政區域的政務。
1.古代祭祀時所供之繒帛。帛的長寬皆有定制,因稱"制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