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模子刻印。
1.水名。荊溪的別稱。在今江蘇省宜興市南。晉周處于此斬蛟﹐故稱。
1.閃電。電光曲折如蛟﹐故稱。
1.見"蛟鱷"。
1.蛟龍與鸞鳳。比喻杰出的人。
1.鯊魚皮。蛟﹐通"鮫"。
1.龍宮。
1.關(guān)隘名。即蛟門。在今浙江省寧波市東海中。
1.傳說中的一種極纖細(xì)的毛。以此毫為褥﹐柔軟而涼爽。蛟﹐通"鮫"。
1.指水災(zāi)。
1.指蛔蟲。
1.傳說中蛟所化的妖精。
1.蛟龍與鯨魚。亦泛指巨大的水中動物。
1.海苔的別名。
1.龍宮。借指大海。
1.巨浪。相傳為蛟所興﹐故稱。
1.蛟龍得到了水﹐就能興云作霧﹐騰躍太空。《管子.形勢》"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龍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載也。"原比喻人主得民心﹐即能成其威望﹐有所作為◇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jī)會。
2.比喻解除困厄。
1.比喻大聲吟嘯。
1.比喻英雄失去憑借。
1.比喻英雄失去憑借﹐將無所作為。
1.比喻刀槍棍棒等武器使得輕松自如﹐靈活多變。形容武藝精湛純熟。
1.鑄有蛟龍圖案的香爐。
1.謂連在一起的雙眉。
1.指唐時嶺南所貢的生絲織物。蛟女﹐借指嶺南婦女。蛟﹐通"鮫"。
1.見"蛟虬"。
1.傳說居于海底的人。蛟﹐通"鮫"。
1.蛟身色彩。
1.蛟與蛇。
2.喻字跡。
1.蛟與蜃。亦泛指水族。
1.猶龍宮。亦借指大江大海。
1.洪水。古人以為蛟所發(fā)﹐故稱。
1.蛟龍與兕牛。
1.用鯊魚皮制成的劍鞘。蛟﹐通"鮫"。
1.指水中兇猛的鱷類動物。
1.蛟龍的口液。
1.鮫魚皮做的馬肚帶。蛟﹐通"鮫"。
1.傳說鮫人所織的絲織品。泛指絹帛。蛟﹐通"鮫"。亦喻輕煙細(xì)雨。
1.傳說鮫人所織的絲織品。蛟﹐通"鮫"。
1.蛟龍穴居之處。
1.傳說一種似羊之獸。
1.傳說中的人魚。蛟﹐通"鮫"。
2.即鯊魚。蛟﹐通"鮫"。
3.蛟與魚。
1.蛟龍與大鱉。泛指水族。
1.蛟龍與蠑螈。泛指水族。
1.傳說蛟人所泣之珠。亦喻似珠之物。蛟﹐通"鮫"。
1.筆畫盤曲如蛟的鐘鼎文。
1.蛟的后代。
1.行走急促貌。
2.明察貌。
1.古代傳說中的矮人,因以為其國名。
2.古代西南少數(shù)民族名。
3.指卑微年幼之人或卑鄙小人。
1.矮小。
1.合目細(xì)視貌。
1.歡笑聲。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