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歪調。
1.延年益壽。
2.享年。
1.謂目的﹑計劃得以實現。
2.特指考試得中。
1.數學名詞。即答數。
1.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蘇味道才學識度,物望攸歸;王方慶體質鄙陋,言詞魯鈍,智不逾俗,才不出凡。俱為鳳閣侍郎。或問張元一曰'蘇王孰賢?'答曰'蘇九月得霜鷹,王十月被凍蠅。'或問其故,答曰'得霜鷹俊絶,被凍蠅頑怯。'時人謂能體物也。"后因以"得霜鷹"比喻才俊捷悟的人。
1.謂得人效死相助。
2.謂得善終。
1.怎似;何如。
1.猶得計。計謀成功。
1.謂受到歲星的照臨。古人以歲星為祥星,得歲者有福。
2.猶有年,豐收。
3.謂收成。
4.謂增長年歲。
1.謂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適的位置。語出《詩.魏風.碩鼠》"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2.適當;適宜。
恰當;恰到好處舉止得體|服裝剪裁得體。
1.唐俚曲名。詳"得寶歌"。
1.得天道。謂遵守永恒的運行規律。
2.謂得四時之正。
3.謂得天助。
4.指具有的自然條件。
獨具特別優裕的條件此地依山傍海,得天獨厚。
1.仕途得志。
1.猶言得魚忘荃。蹄,兔羋。語出《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1.可靠,可信賴。
1.謂得以脫身。
2.佛教語。謂得以脫去生死之苦。
1.見"得無"。
1.見"得未曾有"。
1.謂前所未有,今始得之。
1.謂居應有之位置。
2.謂居要職。
3.指得帝位。
副詞。也作得毋”、得微”。能不;豈不是得無病乎|若輩得無苦貧乎?
1.見"得無"。
1.得無。猶言莫非,豈不是。
得知;獲知得悉詳情。
1.成仙。
2.用作去世的婉詞。
1.見"得閑"。
1.猶遂心。
1.猶得歲。
2.猶成熟。
1.謂德行流播。得,通"德"。
1.獲得姓氏。
1.得以親近。
2.得到皇上或權貴的寵幸。
1.《詩.小雅.魚藻》"魚在在藻"毛傳"魚以依蒲藻為得其性。"后以"得性"謂合其情性。
1.生男孩。
2.謂獲雄雉,傳說中以此為瑞征。
1.猶當言。
2.獲得講話的機會。
1.原謂盲人復明。晉法顯《佛國記》"精舍西北四里有榛,名曰得眼木。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為說法,盡還得眼。盲人歡喜,刺杖著面,頭面作禮,杖遂生長丈,世人重之,無敢伐者,遂成為榛。是故以得眼為名。"后用以比喻人由迷昧而得醒悟。
1.指服裝﹑打扮好看,挺有樣子。
1.得其要領;抓住要點。
1.猶言得了。
2.應答之詞。猶言明白啦。
1.得道。
2.天的代稱。
1.即得壹元寶。
1.見"得壹元寶"。
1.見"得壹元寶"。
1.古錢名。唐干元二年史思明據洛陽時所鑄。形制略似開元通寶。亦省稱"得壹錢"﹑"得壹"。
1.得其所宜;適當。
1.謂得以了結。
2.謂出于自己的意愿。
1.可以;賴以。
1.得到好處﹑益處。
①領會意旨得意而忘言。②滿意;稱心得意門生|十分得意。③驕傲自滿;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自鳴得意。④得志少年得意,一帆風順。
1.謂只取其精神而無視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