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故事片。上海電影制片廠1984年攝制。方義華編劇,中叔皇導演,張雁、仲星火主演。皖南山區月亮灣村的農民冒富致富后,常被各種名目的取經”、攤派,鬧得苦不堪言◇經省領導制止吃富戶”歪風,冒富和另一富戶秋生合辦家禽良種場,幫助村民共同致富。
1.同等看待。
1.又名高山冠﹑側注。本為戰國時齊王所服,秦滅齊得冠,以賜謁者◇遂制為中外官﹑謁者﹑仆射之冠。
1.謂一樣光明。
1.謂相同的規格﹑情景。
1.并行;并駕齊驅。
2.循著前人的軌跡。比喻向人效法,看齊。
3.所有的車輛輪距相同。謂制度統一。
1.使毛色純一。
1.使食物的滋味調和適口。
2.指作料﹑藥物等的劑量。
1.見"齊希特"。
1.猶平衡。謂舉物與心相平。
2.等同;不相上下。
1.指春秋齊侯。參見"齊后瘧"。亦指春秋齊王后。參見"齊后破環"。
2.即齊女。
1.齊景公曾長期患瘧疾,后因以"齊后瘧"借指瘧疾。
1.指戰國末年齊君王后椎破玉連環,智屈秦使的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姜姓,名兇。其兄齊襄公被殺后,從莒(今山東莒縣)回國取得政權。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國力富強。以尊王攘夷”為號召,團結諸侯國,打退外族游牧部落的侵襲,擴大齊國的勢力范圍。多次以盟主的身份召集諸侯會議,訂立盟約,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會盟。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
1.聚集資財。
1.《北齊書.幼主紀》"犬于馬上設褥以抱之,斗雞亦號開府,犬馬雞鷹多食縣干。"后因以"齊雞開府"比喻濫給官爵。
1.謂德行﹑業績相同。
1.齊地所出的美女。
1.集合;集中在一起。
2.見"齊截"。
1.協調駕車的眾馬,使整齊均一。
1.謂技道相等。
1.治家。語出《禮記.大學》"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1.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語出《禮記.大學》"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
1.猶并駕。
1.與肩相平。
2.兩者高度相等。
1.《詩.陳風.衡門》"豈其取妻,必齊之姜?"鄭玄箋"何必大國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貞順而已。"周朝的齊國為姜姓。古代女子以姓氏相稱,齊姜指齊君的宗女◇因以借指名門官宦人家的女兒。
1.同時交往。
1.謂與車廂兩旁橫木等高。
1.亦作"齊絜"。
2.猶齋戒。
1.謂齊心一致。
2.整齊。
3.齊全;齊備。
1.整齊貌。
1.修身自警。
2.古人在祭祀或舉行典禮之前,常沐浴更衣,戒絕嗜欲,使身心潔凈,以示虔敬。
1.即今醬油碟之類。
1.莊嚴恭敬。
1.祭祀時供神的酒。
1.平均;整齊均一。
1.謂言論相同。
2.稱牲畜長牙滿口。
1.舊時婚禮中新郎新娘同牢而食的儀式。牢,肉類制成的肴食。
1.《左傳.襄公十八年》"丙寅晦,齊師夜遁。師曠告晉侯曰'鳥烏之聲樂,齊師其遁。'"后因以"齊壘啼烏"為敵軍敗逃的典實。
1.猶整理。
1.猶協力。
1.齊梁是南北朝時期偏安于南方的兩個王朝。由于政治腐敗﹐國勢不振,統治時間都很短◇因以"齊梁"指奢靡衰敗的局勢。
2.見"齊梁體"。
1.南朝齊與梁的詩體。南朝齊梁時代作詩多講求音律對偶,詞藻浮艷,而內容空泛。
1.猶等同。
2.猶同量。謂存在的時間同樣長久。
1.同"等量齊觀"。
1.并列。
2.引申為同樣,同等。
1.《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載漢高祖劉邦發兵擊匈奴,齊人劉敬以為不可。高祖怒,罵劉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后人詩文中因以"齊虜"指劉敬。
1.同伴。
1.古舞曲名。
1.周時駕金路之馬。
1.猶言舉案齊眉。謂夫妻相敬如賓。
2.夫妻白首偕老。
3.與眉毛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