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內衣。
1.人體經穴名。
1.謂鞠躬行禮。
2.拳曲,屈曲。
1.婉轉勸說。
1.見"曲撓"。
1.一種彎曲似鉤的兵器。
1.淺陋迂腐的儒生。
1.曲折的邊塞。
1.酒槽。
1.枉殺。
1.亦作"曲蟺"。
2.蚯蚓。
1.見"曲蟮"。
1.彈道彎曲的炮,如迫擊炮﹑榴彈炮等。
1.猶特赦。
1.酒神。
1.亦作"曲生"。
2.唐鄭棨《開天傳信記》載道士葉法善,居玄真觀,有朝客數十人來訪,解帶淹留,滿座思酒。突有一人傲睨直入,自稱曲秀才,抗聲談論,一座皆驚,良久暫起,如風旋轉。法善以為是妖魅,俟其復至,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墜于階下,化為瓶榼,醲醞盈瓶。坐客大笑飲之﹐其味甚佳。"坐客醉而揖其瓶曰'曲生風味,不可忘也。'"后因以"曲生"作酒的別稱。
1.小勝,局部的勝利。
1.猶枉法。
1.擅長歌唱的人。
2.指唱曲。
1.不義之師。
1.鄉曲之士。比喻孤陋寡聞的人。
1.曲意奉事。
1.曲加掩飾。
1.猶密室。
1.歪曲的解釋。
1.彎曲的小路。
1.詳細論述。
1.寬容。
1.古代風俗,于農歷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晉以后始固定為三月三日)就水濱宴飲,認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環曲成渠,流觴取飲,相與為樂,稱為曲水。
1.片面之說。
2.邪曲之說。
3.不合常理的解說。
4.猶細說。
1.偏私。
1.鄙陋的習俗。
1.細算。
1.曲意順從。
1.細碎。亦指瑣碎的事務。
1.秦漢宮殿名。
2.漢時作天子射宮,又立為署,置太常博士弟子。為著記校書之處。《漢書.儒林傳.孟卿》"倉(后倉)說《禮》數萬言,號曰《后氏曲臺記》。"顏師古注引服虔曰"在曲臺校書著記,因以為名。"后亦以指著述校書。
1.曲延,俯及。
2.深廣。
1.偏袒。
1.彎腰。
2.深入體察。
1.謂勉強聽從。
1.巷頭;街頭。
1.指煙囪。
2.見"曲突徙薪"。
1.見"曲突徙薪"。
1.酒神。
1.彎曲不直。
1.亦作"曲畏"。
2.曲折隱蔽之處。
1.見"曲隈"。
1.猶曲法。曲解法律條文。謂不依照法律條文治罪。
1.周旋曲屈的樓閣。
1.曲賜。
1.連席,座席相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