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飼養牲口的建筑,有棚和欄。
1.謀臣。
1.謨與典﹐均為《尚書》文體﹐因用以代稱《尚書》。
1.謀劃。
1.謀略與功業。
1.謀略。
1.亦作"謩明"。
2.謂謀略美善。
1.謂用計謀招徠士人。一說謀事﹐謀慮事情。
2.謀士。
1.亦作"謩訓"。
2.謀略和訓誨。
3.謨和訓。《尚書》文體名。
1.可奉為圭臬的謀略之言。
1.即蘑菇。
1.見"嫫母"。
1.一種面粉做的餅﹔饅頭。
1.按原本臨摹或翻刻的書畫等。
2.一種絲織物名稱。俗稱花緞。
1.摸揣;推測。
1.謂以紙覆于金石器物的銘刻上,鋪氈捶擊,然后用綿包醮墨,打印出銘刻的文字或圖畫。
1.模仿調弄。
1.見"摹仿"。
1.見"摹仿"。
1.小兒羸病。
1.描畫,描繪。
2.規畫。
1.描繪;依樣繪制。
1.猶楷模。
1.摹寫﹑刻石。
2.翻刻。
1.見"摹勒"。
1.依樣描字刻石。
2.亦作"摹泐"。描摹勾勒。
3.模仿。
1.精明強干。
1.公開搶劫,暗中偷盜。
1.明言切諫。
2.明白而深切。
1.瓊,古博具,如后世的骰子。投瓊得五白曰"明瓊"。
1.清晰明白而確定不移。
2.使清晰明白而確定不移。
1.明白人。
2.指明代人。
3.指心地光明的人。參見"明人不做暗事"。
1.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1.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2.不遠的將來。
1.形容對情況非常清楚,好像指著自己的手掌給人看。
1.同"明叡"。
2.猶清澈。
1.聰明銳敏。
2.明亮銳利。
1.明白清楚,好像看火一樣。形容觀察事物十分清楚。
1.瑩凈。
1.猶圣上。對君王的尊稱。
1.指明朝。社,社稷,舊時用作國家的代稱。
1.明察精細;精明仔細。
2.明確周密。
3.開朗而審慎。
1.明察審慎。
1.公開聲討。
1.明達圣哲。
1.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1.昌明興盛。亦指盛世。
2.旺盛;強盛。
3.指美好的盛德。
1.賢明的老師。
總集名。清代沈德潛、周準合編。十二卷。收錄明代詩歌一千零十余首,作家三百四十人。能大致反映明詩概貌,并注意選入無名氏作者和明遺民詩人的作品,流傳較廣。
1.闡明天時的變化。
2.指政治清明的時代。古時常用以稱頌本朝。
1.政治清明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