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溫暖孵化。比喻對后輩或下屬的撫育﹑扶持或照顧。
1.寺院的住持。
2.書院的山長。
3.古代稱瑤族首領。參見"山王"。
4.占有山地的人。
5.山寨之主。
1.謂開采礦山鑄錢。語本《史記.吳王濞列傳》"乃益驕溢,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
1.山中住所;別墅。
2.山里的村莊。
3.舊時上海一帶寄存靈柩的地方。
1.山野人家釀的酒。
1.啄木鳥的一種。
1.見"山資"。
1.亦作"山貲"。
2.過隱居生活所需的費用。
1.見"山嘴"。
1.古良馬名,相傳為周穆王八駿之一。
2.泛指良馬。
3.假山。
4.舊時湖廣地方迎春扮演的節目。
5.我國少數民族瑤族的一支。
1.謂形狀如"山"字。
1.唐孟棨《本事詩.嘲戲》"國初長孫太尉見歐陽率更姿形陋,嘲之曰'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言麟閣上,畫此一猘猴。'"后因以"山字肩"形容人體瘦削。
1.古代銅鏡名。背面以"山"字形為主紋。盛行于戰國時期。
1.明應槚的謔稱。
1.眾山之首。指泰山。
2.山神。
1.山角落。借指山區偏僻處。
1.山隅和海邊。泛指荒遠的地方。
1.山腳。
1.險要的山地。
1.亦作"山觜"。
2.山腳伸出去的尖端。
3.指山口。
1.古代祭器名。即山罍。
2.猶山杯。
1.猶山杯。
1.山的東側。
2.特指山東省。因在太行山之左(東),故稱。
1.獸名。猿的一種。
1.山嶺。
1.龜的一種。生于山中,大者名蟕衟。
1.西羌復姓。見《漢書.馮奉世傳》。
1.字畫清晰貌。
2.草盛貌。
1.書籍經過刪節的版本。
1.修改補充。
1.刪除。
1.猶刪取。
1.刪去。
1.刪削而排定次序。
1.刪削更改。
1.經過刪除保留下來。
1.刪改修訂。
1.經過修改而確定。
1.古代官署名,負責修改及審定律令。
1.古代官名。負責修改審定律令。
1.我國晉代以來修改審定律令的官名。
1.刪除繁冗之言。
削除繁冗,使趨于簡潔刪繁就簡,正謬訂偽|刪繁就簡三春樹,標新立異二月花。
1.刪除改動。
1.刪去。
1.刪改;革除。
1.放棄榮華富貴而過簡樸生活。
1.修訂編輯。
1.刪略削減。
1.見"刪翦"。
1.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