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建官府中的小吏和差役。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回國后,任中共蒙旗獨立旅委員會書記、陜甘寧邊區政府民委主任、綏蒙政府主席、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主席兼軍事部部長。建國后,任國務院副總理兼民委主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即烏絲欄。
1.黑里泛藍。
1.橄欖的一種。仁肥大,有文。
1.河豚的別名。
1."媼"的反切注音為"烏老",因以為"媼"的代詞。
1.古代一種黑色食盒,中分格子。
1.漢代西域諸國之一。故址在今新疆輪臺以東的小野云溝附近。唐時置烏壘州于此。
1.深黑色的馬。
1.同"烏七八糟"。
1.又黑又亮。
1.地名。在湖北省嘉魚縣西,位于長江北岸。赤壁之戰,周瑜曾破曹兵于此◇以烏林指此戰役。
2.吳鼓吹曲名。
1.指老菱。菱角老則殼黑,故名。
1.形容黑。
1.柳樹的一種。枝條可以編筐﹑籃子等。
1.黑龍。
2.犬名。
3.泛指犬。
4.指馬。
5.指浙江省建德縣的烏龍山。
又稱青茶”。一種半發酵茶。茶葉邊緣發酵,中間不發酵。由鮮葉經萎凋、搖青(輕度發酵過程)、炒揉和干燥等工序制成。葉色青綠或邊紅中青。水沏茶汁橙黃或淡金黃,色香味兼有紅茶和綠茶的特點。
1.梁上壁間的倒掛煙塵。以形似得名。可入藥。
1.方言。謂不明白。
1.形容天氣陰晦。
1.日輪,太陽。
1.即黑芝麻‖油脂谷物,可入藥。
1.蕎麥的別名。
2.因病變而不結實的麥。
1.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
1.即烏鬼。川俗事奉的鬼神名。
1.古烏蠻族人的發式。
1.黑帽。古代貴者常服。隋唐后多為庶民﹑隱者之帽。
1.泛指男女。
1.經過熏制的梅子,黑褐色,可入藥。
1.形容青黑色。
1.野燕麥的別名。
1.古少數民族。居住在今云南省昭通縣一帶。
2.山名。在云南省祿勸縣東北。云嶺的分支,其脈東北延,入貴州省為七里山,總稱為烏蒙山脈。
1.木名。又名烏文木。常綠喬木,產于熱帶地區。木質堅實細致,色黑,可制精致的器具和工藝品。
1.古時道士的一種袍服。
1.油污。因白餳糖能去油污,故以"烏膩"稱白餳糖。
1.方言。即蠶蟻。以色黑,故稱。
1.烏鴉之屬。
2.古稱烏鳥反哺,因以喻孝親之人子。
1.謂烏鳥反哺之私情。比喻人子的孝思。
1.形容十分雜亂。
1.即烏篷船。
1.黑色的皮革。
2.指烏皮幾。
1.烏羔皮裹飾的小幾案。古人坐時用以靠身。南朝齊謝杋有《同詠座上玩器烏皮隱幾》。
1.柿樹的一種,其實色青黑。
1.十分雜亂﹑骯臟。
2.用于形容可鄙可憎的人或事。
1.黑漆(涂飾)。
2.見"烏漆墨黑"。
1.方言。形容非弛或非常暗。
1.太陽遷逝。
祁連山脈東端余脈。在甘肅省中部。拔3562米。中國東部季風區、西北內陸區和青藏高原區交匯處。北方旱地區和西北灌溉農業區的分界。從東部進入河西走廊的門戶,蘭新鐵路經此。
1.青黑色。多指淤血的膚色。
1.蘆葦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