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的一種祭祀。殺牲以血涂龜。
1.舊時為超度亡魂或祈福禳災,請僧眾誦經拜懺,齋戒禱祀。
2.建造書房﹑學舍。
1.猶起營。寨,防衛用的柵欄﹑營壘。
1.張開;掀開。
1.征召起用。
1.驚起蟄伏的蟲﹑獸。比喻使隱逸的賢才出為世用。
1.擺開陣勢。
1.出征。
2.征收。
稅法規定課稅對象數額應予開始征稅的起點。課稅對象未達到起征點的不征稅,達到起征點的就全部課征對象數額按規定稅率征稅。規定起征點可以照顧收入較少的納稅人,以貫徹稅收的合理負擔原則。
1.官署名。北宋承唐末五代之制,以鹽鐵﹑戶部﹑度支三部合為三司。度支掌各種財政開支﹑漕運﹑供應全國費用等。"起支"即為度支的別稱,亦指度支使。又用作"發放"解。
1.舉止,舉動。
2.猶起迄。
1.營造墳墓。
1.謂吊起并搬移重物。
1.建造;建筑。
1.謂養育所生的孩子。
2.下棋開局動第一子。
1.積聚,聚集。
1.向皇帝上奏本。
1.收租。
1.起兵﹑出兵。
1.起立與坐下;坐立舉止。
2.起身;坐起。
3.起居;作息。
4.指起居﹑作息的地方。
5.指私房錢。 6.指離席。
1.離開座位。
1.姣好貌。
1.美才。
1.華麗美好。
1.畫舫。裝飾華麗的游船。
1.雕刻或繪飾得很精美的窗戶。
1.謂如綺紋之交錯。
2.形容文辭雕飾華麗。
1.縱橫交錯。
1.精美而有花紋的絲織品。縞為未經染色之絹。
2.樹木名。
1.華麗的樓閣。
1.華美的建筑物。
1.即綺里季。
1.各色錦綺會合在一起。比喻文采燦爛。
1.綾綢縐紗之類。絲織品的總稱。
1.彩繪雕花的門戶。
1.猶言風月情懷。
1.亦作"綺繢"。
2.有美麗文彩的絲織品。
3.彩繪。
4.形容詞藻華麗。
1.見"綺繪"。
1.見"綺里季"。
1.即綺里祠。
1.七夕之別稱。
1.藻井。飾以彩紋圖案的天花板。形似井口圍欄,故稱。
1.美麗的雕刻。
1.復姓『初有隱士綺里季,為"商山四皓"之一。見《史記.留侯世家》◇亦用作綺里季之省稱。
1.祭祀綺里季的祠廟。
1.漢初隱士。"商山四皓"之一。《史記.留侯世家》載四皓隱居商山,漢高祖征召,不應◇高祖欲廢太子,呂后用留侯計,厚禮卑辭,迎請四皓,使輔太子。一日高祖置酒,太子侍,四皓從太子。高祖曰"羽翼成矣。"遂輟廢太子之事。亦省作"綺季"。
2.泛指隱士。
1.華美艷麗;鮮明美麗。
2.形容辭藻華麗。
1.雕刻或繪飾得很精美的窗戶。
1.猶綺疏。雕繪美麗的窗戶。
1.華美的樓閣。
1.泛指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
2.指穿著綺羅的人。多為貴婦﹑美女之代稱。
3.形容詩風華麗柔靡。
4.指華美的帷帳。
5.指繁華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