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殺牲取血以祭社神。
1.古刑法。于額上刺字。
2.古風俗。于額上刺字或圖紋。
1.受黥刑的囚徒。
1.面上所刺的字。
1.猶墨刑。
1.古代刑罰名。黥,墨刑。劓,割其鼻。
2.指毀壞。
1.漢黥布所布的陣。
1.宋時在士兵臉上刺字,以防逃跑,故稱。
1.黥刑之罪。
1.苘麻絲攪成一團。喻頭緒紛亂。
1.跬步;半步。頃,通"跬"。
1.時常,經常。
1.猶近代。
1.倒下。
2.謂令人十分佩服或愛慕。
1.震動;轟動。
2.傾覆,動搖。
1.高大巍峨的宮殿。形容其十分高大,望之欲傾墜,故稱。
1.頃刻。
1.近來。
2.頃刻間;一會兒。
1.久暫。
1.頃刻。克,通"刻"。
1.唐韓愈侄韓湘,落魄不羈,對酒則醉,醉則高歌﹐愈教而不聽。湘笑曰"湘之所學,非公所知。"即作《言志》詩一首,中有"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之句,愈欲驗之。適開宴,湘預末坐,取土聚于盆,用籠覆之,巡酌間,花已開。巖花二朵,類世牡丹,差大艷美,合座驚異。事見宋劉斧《青瑣高議.韓湘子》◇因以"頃刻花"指忽然開放的神奇花朵。
2.指易開易謝的花。
3.指空中燃放的煙花。
4.指雪花。
1.神仙傳說中稱倏忽釀成的酒。
2.一種用樹葉裹糯米經細嚼而釀成的酒。飲之頃刻大醉,故名。
1.見"頃筐"。
1.亦作"頃匡"。
2.斜口的竹筐。
1.近來。
2.向來。
3.剛才。
1.百畝。形容面積大。
2.頃和畝。泛指土地面積。
3.丈量;用頃或畝計算。
1.頃畝。
1.近年。
2.往年。
1.不久以前;剛才。
1.頃刻;片刻。
1.片刻,一會兒。
1.近日。
2.昔日,往昔。
1.一段時間;一會兒。
2.昔時,以前。
1.猶近代。
1.泛指田畝數。
1.近年。
2.昔年。
1.真誠而盡情地交談。
1.側耳而聽。
1.傾斜而危險。
1.喘息的時間。形容時間短暫。
1.指戰國楚頃襄王。
1.一向;向來。
1.盡心;誠心誠意。
1.近月。
1.頃刻;短暫。
1.近來。
2.往昔。
3.不久,一會兒。
1.不久。
2.片刻,一會兒。
1.請客人安坐。
2.自請安息。
3.清代的問安禮節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較隆重時雙膝跪下﹔女子雙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稱"請某人安"。
4.問安。
1.請對方自便。
1.看望﹑問候病人。
2.謂替病人禱告以求病愈。
1.《論語.先進》﹕"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顏路父也。家貧﹐欲請孔子之車﹐賣以作槨。"后用為傷貧不遇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