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漫步。
1.烏合。
2.引申指雜亂無紀律。
1.齷齪;骯臟。
1.古代一種黑色頭巾。
1.舊時相傳行詐之人用墨魚腹囊中黑液書寫的文契。
1.見"烏賊"。
1.烏賊魚分泌的液汁,其黑如墨,以之書寫,逾年自消,故以喻不足為據。
1.即踷烏,古代傳說日中的三足烏。借指太陽。
1.指日月運行。兔,傳說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1.上作烏頭形,下有平底金屬套的扶杖。
1.指日光。南唐李煜逸句"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
1.玉蕊花的別名。
1.同"烏啄"。
1.箭靶的黑心。
2.黑眼珠。
3.西夏君主稱號,意為首領。
1.見"螐蠋"。
1.項羽所騎戰馬名騅,后人稱作烏騅。
1.即軛。牛馬等運物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烏茲別克斯坦的主體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獨聯體各國、阿富汗等國。約1642萬人(1979年)。講烏茲別克語。信伊斯蘭教。主要從事農業和工業。
1.爬行動物。體扁有硬甲,頭尾四肢能縮入殼內,生活在河流﹑湖泊里,龜甲能入藥。亦叫金龜,俗稱王八。
2.譏稱妻有外遇的人。
3.舊時稱開設妓院或在妓院執役的男子。
1.即龜甲。
2.詈詞。喻指堡壘或坦克。
1.瓦工的舊稱。指砌磚﹑蓋瓦等工作。
1.亦作"圬鏝"。
2.涂飾墻壁,粉刷。
1.見"圬墁"。
1.泥瓦匠人。
1.圬人。唐韓愈有《圬者王承福傳》。
1.低洼。
1.謂風氣惡劣,桀驁不馴。
1.亦作"污暴"。
2.污濫暴虐。
1.卑污。謂品行卑劣,心地骯臟。
1.指低洼之處。
1.污穢,卑污。
1.亦作"污池"。
2.水池。
1.亦作"污斥"。
2.誣枉詆毀。
1.污邪之道。
1.卑污的品行。
藤壺、牡蠣等藻類和貝類海洋生物附生于船體浸水表面的現象。使船體表面粗糙,增加航行阻力,影響船上海水冷卻系統、測深儀、計程儀、聲吶等的正常使用。防止辦法是在浸水表面涂防污漆或采用海水電解防污,并常進塢清洗。
1.亦作"污點"。亦作"污點"。
2.穢跡,不光彩的事跡。
3.沾染在人身或物體上的污垢。
1.亦作"污毒"。
2.污濁有毒的東西。多指壞的﹑不健康的思想﹑習慣等。
1.亦作"污瀆"。亦作"污瀆"。
2.死水溝。
3.猶褻瀆。
1.迂曲附會。
1.亦作"污宮"。
2.謂掘毀罪犯的住宅。
1.亦作"污溝"。
2.死水溝。
1.贓官。
1.亦作"污壑"。
2.猶溝壑。
1.亦作"污黑"。
2.猶言又臟又黑。
1.亦作"污痕"。
2.骯臟的痕跡。
1.亦作"污壞"。
2.污染敗壞。
1.亦作"污毀"。
2.猶毀壞。
1.污雜惑亂。
1.見"污跡"。
1.卑微低賤;卑污下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