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系冠的絲帶。其色因地位而異。
2.借指官位。
①(景物)凄涼寂靜四面竹樹環合,寂寞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②悲傷的樣子悄愴成憂,憫然自憐。
1.靜悄悄。
1.暗地里。
1.寂靜。
1.安靜,清靜。
1.見"悄默聲"。
1.秘密;暗地里。
1.寂靜無聲貌。
1.靜默;寂靜。
1.方言。猶言不聲不響。
1.見"悄戚"。
1.草木鮮明貌。
1.憂傷貌。
2.寂靜貌。
3.形容聲音很輕。
4.料峭。
1.猶言私房話。
1.不聲張,不讓人知道。
1.寂靜無聲貌。
1.憂傷貌。
1.憂傷貌。
2.寂靜貌。
3.渾然,依然。
1.低聲。
1.謂因思念而憂郁。
1.低聲說話。
2.指低低的說話聲。
1.見"磽聱"。
1.亦作"磽磝"。
2.多石,高低不平。
1.土質貧瘠。亦指貧瘠的土地。
2.比喻人情或風俗浮薄。
1.見"磽瘠"。
1.地勢較高的薄地。
1.亦作"磽塲"。
2.(土地)瘠薄。
1.土地堅硬瘠薄。
1.形容文句佶屈聱牙,生硬晦澀。
1.隆起突出貌;高峻貌。
2.堅硬貌。
1.(土地)瘠薄。
2.地形險要處。
1.土地堅硬瘠薄。
1.土地堅硬瘠薄。
2.指多石而堅硬的路。
3.堅石。
1.貧瘠多石不生草木之地。
1.見"磽陿"。
1.亦作"磽狹"。
2.瘠薄狹隘。亦指瘠薄狹隘的土地。
1.死的謔稱。
1.亦作"躤車"。
2.一種用于泥澤中乘馳的橇。
1.古代弩弓名。用腳踏弩機括而發射,故稱。
1.唐時內外用錢,每千文扣除若干,謂之蹺墊。即后世所謂扣串。
1.亦作"躥蹀"。
2.猶奔走。
1.亦作"躥工"。
2.戲曲﹑舞蹈演員踩著高蹺訓練步法的基本功。
1.亦作"蹺怪"。
2.奇怪,可疑。
1.克扣。
1.亦作"躥腳"。
2.瘸腿,跛足。
3.翹起腿腳。
4.指舊時女子的小足。
1.亦作"躥趹"。
2.舉足疾行。
1.亦作"躥脈"。
2.見"蹺脈"。
1.高低不平。
1.亦作"躥蹊"。亦作"蹺奇"。亦作"蹺欹"。
2.奇怪;可疑。
3.詭譎。
4.離奇。
1.見"蹺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