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漢書.五行志中之下》"昭帝時﹐上林苑中大柳樹斷仆地﹐一朝起立﹐生枝葉﹐有蟲食其葉﹐成文字。"后因以為典。
1.晩飯。
1.古代婦女裝飾品。
1.夜半。
1.打更巡夜的人。
1.猶夜臺,墓穴。
1.夜明珠。
1.夜間的活兒。
1.月亮。
2.星月之光。
3.螢火蟲的別稱。
4.珠名。
5.冠名。
1.美玉所制酒杯,因夜間發光,故名。
1.寶玉名。
1.亦稱"夜明表"。
2.指針和標志時刻的數字或符號能發螢光的表,在黑暗中也可以看時刻。
1.即夜明枕。
1.道教傳說的神芝。
1.即夜明珠。
1.夜航船的簡稱。
2.夜間航行。
1.舊時江南地區城鎮裝載客貨并代為傳遞信物而于夜間航行的船。
1.合歡的別名。
2.向日蓮的別名。
3.花名。詳"夜合花"。
4.藥用植物何首烏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何首烏》。
1.植物名。落葉灌木,葉橢圓形,至長圓形,先端尾狀漸尖。花頂生,色白,極香。
2.植物名。即合歡花。
1.付給娼妓的度夜報酬。
1.猶言夜何時。其,助詞。語本《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1.《莊子.大宗師》"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后用"夜壑"比喻事物的變化。
2.謂幽深的山谷。
3.墳墓。
1.便壺。因多在夜間使用,故名。
1.夜間的門戶。
1.晩間敘談。
1.夜間會合;夜間聚會。
2.猶晩會。
1.天剛黑的時候。
1.指夜晚孤寂愁苦的情思。
1.夜里。
1.夜間禁止通行。
1.雄黃的別名。見清厲荃《事物異名錄.藥材下.石類》。
1.指月光。
2.夜晚的景色。
1.夜間警戒。
1.指夜間嫖賭之類的聚會。
1.猶夜警。
1.夜間的時刻。
1.夜晚來訪的客人。指阿諛逢迎之人。
2.唐李涉有詩名,曾過九江,至皖口,遇盜。其豪首請涉題詩。涉作詩"春雨蕭蕭江上村,緑林豪客夜知聞。他時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事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李涉》。《全唐詩》錄此詩,題作《井欄砂宿遇夜客》◇來因以夜客為盜賊的代稱。
1.夜間學習的課業。
1.夜晚的天空。
1.入夜。
2.夜間;昨夜。
3.昨天。
4.魏文帝愛妾薛靈蕓的別名。
1.多年生纏繞藤本。葉對生,卵圓狀心臟形。夏秋開花,花冠呈高腳碟狀,黃綠色,香氣濃,夜間尤盛,故稱。分布于熱帶亞洲,我國華東和華南地區常見栽培。除供觀賞外,花可炒茶,也可作饌;根和花供藥用,能平肝明目。
2.晩香玉或月下香的別稱。
1.漢時我國西南地區古國名。在今貴州省西北部及云南﹑四川二省部分地區。
1.從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時間。
1.方言。昨天。
1.夜間的時刻。漏,古代滴水記時的器具。
1.黑夜漫長。比喻苦難歲月。
又稱雀盲”。視網膜視細胞層功能紊亂而引起的暗適應視力障礙。在明亮光線下,可看得很清楚,但在黑暗環境中,則昏暗一片,寸步難行。遺傳性夜盲中最常見的為視網膜色素變性◇天性夜盲中最常見的為維生素a缺乏癥,多發生于營養不良的孩童。
1.即夜盲癥。
1.眼病名。俗稱"雀瞽",又稱"雀盲"。因缺乏維生素a而使視網膜上的視紫質減少所引起,癥狀是在夜間光線不充足的地方視力很差或完全不能看見東西。
1.貓頭鷹的別名。
2.比喻喜歡晩睡的人。
1.祭月壇名。
2.月亮。
3.珠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