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冢壙。
1.即煤焦油。參見"煤焦油"。
1.即煤氣。參見"煤氣"。
俗稱耗煤率”。指火力發電廠每生產或供應1千瓦小時電能所需消耗的燃煤量。通常以千克/千瓦小時”來表示。
1.沒燒透的煤塊或煤球。
1.即煤焦油。參見"煤焦油"。
1.舊時對煤炭工人的蔑稱。
1.煤燃燒時的火焰。亦指作燃料的煤。
1.用作燃料的煤的泛稱。
1.煤的一種。色黑,質硬,可用以雕刻工藝品。我國主要產于撫順。又名炭精。
1.以煤為燃料的爐子。
1.煤末。也稱煤面子。
1.煤的碎末。也稱煤末子。
實驗室中供加熱用的器具。由連有煤氣入口管的燈座、螺絲栓、下部有小孔的金屬管等組成。旋轉螺絲栓可調節進入燈座內的煤氣量;旋轉金屬管可調節進入燈座的空氣量,以達到控制火焰溫度的作用。
用來制造發生爐煤氣、水煤氣等的工業爐。分固定床、流化床、氣流床等爐型。固定床用塊煤為原料,流化床和氣流床用粉煤作原料。用空氣、空氣和水蒸氣、氧氣和水蒸氣作氣化劑,在常壓或加壓下操作,產生含一氧化碳、氫、甲烷等的煤氣。
1.用煤氣作為燃料燒煮食物的爐灶。一般用鑄鐵或薄鋼板制成。燒嘴有各種型式,帶有能調節煤氣量的開關,可以隨用隨燃,使用方便,易于調節,效率高,清潔衛生。亦可附裝烘烤食物的烘箱。
1.見"煤氣燈"。
1.以煤球作為燃料的爐子。多用于燒煮食物等。
1.亦作"煤炲"。
2.凝聚的煙塵;煤灰。
1.見"煤炱"。
1.即煤。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一種黑色固體礦物。
1.可以供開采的大面積煤層的分布地帶。
1.見"煤頭紙"。
1.用以引火的小紙卷。
1.屋中的煙塵。
1.用細碎煤炭或煤渣鋪成的路。
1.物體燃燒時冒出的煙聚積成的黑灰。是制墨的主要原料。
1.用手工開采的小型煤礦。
1.以煤油為燃料的照明燈具。
1.煤燃燒后剩下的東西。
1.小煤塊。
1.煤礦井下的工作面。
1.灰窯中結成的赤褐色土渣。
1.煤末加水制成的磚形的煤塊。用做燃料。
1.舊稱運煤的車夫。
1.草木茂盛之貌。
1.塵土飛揚貌。
1.塵土彌漫貌。
1.風起貌。亦形容風聲。
1.生物體內能轉變成酶的化學物質,例如能轉變成凝血酶的凝血酶原。
1.即梅毒?;?。詳"梅毒"。
2.大腿間的濕疹。
1.霉季潮濕的風。
1.謂物受潮濕而發霉變青黑。
2.形容面垢黑。
1.黑而瘦。
1.發霉腐爛。
2.猶言久蓄而無用。
1.形容面垢黑。
1.倒霉的運氣。
1.謂受潮霉爛。
1.農歷四五月間﹐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雨水極多﹐空氣潮濕﹐衣物等容易發霉﹐稱"霉天"。因正逢梅子成熟﹐故又稱黃梅天。
1.指倒霉的事。
1.梅雨。黃梅季節下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