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紙甲。用布帛裱糊實以紙筋的鎧甲。古時戰爭時用以護身。
1.小的發辮。今常用以比喻把柄。
1.暫別。
1.方言。對無正當職業而以乞討或偷竊為生的年輕游民的蔑稱。
2.用作詈詞或昵稱。
1.小規模的戰亂。
2.軍隊里的兵。
1.古代公卿都邑內的大夫﹑士和邑宰的統稱。
1.即前臂。
1.小小的補益。
2.縫補小破綻處。
1.極言其小。
2.指很小的小孩子。
1.指身體稍有不適。
1.猶言不能小看。
1.貨幣名﹐王莽時所鑄造。
2.狹門面的布或匹頭小的布。
1.襯衣。
1.能碎步前進的馬。
1.指唐代宮廷中的少年歌舞樂隊。
2.泛指梨園﹑教坊演劇奏曲。
3.小部落。
1.才能較低者。
1.下酒飯的菜蔬﹐一般不包括葷菜。
2.泛指一切下酒飯菜肴。
1.沒有或很少有葷菜在內的簡單飯菜。
1.佛教語。稱登堂說法為大參﹐定時以外的說法為小參。
2.猶參謁拜見。
1.非正式的酒宴。
1.漢少府的庫錢。
1.古時制酒器中的一個部件﹐酒由此緩緩流出。
2.指釀酒。
3.琵琶一類樂器上架弦的格子。亦代指琵琶。
副題為《悼女共產黨員張志新烈士》。詩歌。雷抒雁作。1979年發表。詩作選擇小草”作為貫穿全詩的形象,歌頌張志新在邪惡面前堅持真理、大義凜然的崇高品質,表達了對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極度憎惡。詩中大量運用排比句式,氣勢澎湃。
1.記事小本;篇幅小的書。
1.小冊子。
2.細鞭。
1.小事精明苛求。
1.稍有誤差;稍有差異。
1.指月亮。
1.流產的通稱。謂懷孕未足月而胎兒墮出。
消化器官之一。消化道各部分中最長的一段。成人的小腸全長為5~7米。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三部分。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功能。
1.病名↑疝的俗稱。因小腹墜痛﹐延及陰囊﹐致睪丸偏大的病癥。
1.即小腸氣。
1.古代俚歌。
2.樂曲體裁之一﹐由管樂伴奏;后演變成為民間曲藝。
3.指從事小唱曲藝的藝人。
1.金代紙幣的一種﹐"大鈔"對言。大鈔以"貫"為單位﹐小鈔以"文"為單位。
2.泛稱小面額的紙幣。
1.謂地方長官某一方面的規模﹑行動類似朝廷。指羅致人才之多。
2.謂地方長官某一方面的規模﹑行動類似朝廷。指氣焰權勢之盛。
3.指偏安一隅的政權。
1.潮汐升降幅度逐日不同。上弦與下弦日﹐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相互抵消﹐海水面升降最小﹐稱為小潮。惟各地尚有其他因素影響﹐小潮往往見于上弦或下弦以后二﹑三日。
1.馬拉的輕車。與牛拉的"大車"對言。
2.形體小的車子。
3.手推車﹐獨輪車。
4.指汽車中的小轎車。俗稱"懸車"。
5.民間歌舞名。
1.初步形成。
2.謂先成八卦﹐引申而為六十四卦。故八卦亦名"小成卦"。
3.略有成就。
中國故事片。文華影片公司1948年攝制。李天濟編劇,費穆導演,韋偉、李緯主演。少婦周五紋對長期臥病的丈夫默守婦道,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某日,丈夫的老友、周的初戀情人章志忱到來,遂引起一場感情波折。最后章離去,夫妻又恢復過去的生活。
1.佛教語。梵文hīnayāna(希那衍那)的意譯。指小乘佛教。早期佛教的主要流派﹐注重修行﹑持戒﹐以求得"自我解脫"。公元一世紀左右﹐佛教中出現了主張"普度眾生"的新教派﹐自稱"大乘"﹐而稱原有的教派為"小乘"。
1.謂稍加懲罰﹐使接受教訓﹐不至犯大錯誤。語出《易.系辭下》"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2.小的或大的懲誡。
1.稱宋程頤。頤與其兄顥并以理學著稱﹐時人以頤為"小程"。亦尊稱"小程子"。
1.見"小吃"。
1.稍待;稍延緩。
1.猶微行。微服以行。
2.謂以小部隊出擊。
3.暫時外出。
1.指除夕前一日。
1.小鳥。
2.比喻嬰兒。
1.安放器物的木制小架。
2.小型坐具。
3.小的臥具。
1.指夏歷十月。
2.指夏歷八月。
3.小春作物。指小春時期播種的小麥﹑豌豆﹑油菜等農作物。或稱"春花"。
1.蔥的一種。分蘗性強﹐莖和葉軟細﹐較短﹐是普通的蔬菜。
1.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