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旨趣的系統。猶言思想體系。
1.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常用以贊美人之高尚情操。
1.到處尋訪。
1.古地名周氏曲的省稱。
1.圍獵禽獸的欄圈。
2.指圍墻。
1.環繞盤曲。
周到,全面你竟有這個心胸,想得這樣周全。
1.侏儒。亦為傳說中的小人國名。
1.周圍;四周。
1.合乎仁道。
1.周時大夫。一說為古之良史。其人正直無私,疾惡務去。《左傳.昭公五年》"周任有言曰'為政者,不賞私勞,不罰私怨。'"又《隱公六年》"周任有言曰'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杜預注"周任,周大夫。"楊伯峻注引馬融《論語注》"周任,古之良史。"后世為官從政者多服膺其言,以其人為楷模。
1.滿一天。
1.迎合討好。
1.圓周周長與直徑的比率為三比一。系古代關于圓周率的不太精確的估算。
1.四境。
1.周濟,接濟。
2.充足;完備。
1.謂進酒一巡。
1.見"周召"。
1.周之社壇。
2.指春秋魯之國社。
1.足于一身。
2.保全自身。
3.全身,渾身。
1.指棺槨。
1.周密謹慎。
1.即升麻。詳"周麻"。
1.復姓。三國魏有周生烈。見《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1.遍覽。
1.周室的軍隊。
2.周王的師傅。
1.周代的逸詩。
2.指《詩經》。因其為周代詩歌,故稱。
1.普遍安設。
2.周濟施舍。
1.指一晝夜。
2.晝夜。
1.周代的史籍。
2.周代的史官。特指老子,因其曾為周之守藏史﹑柱下史。
1.指周代。
1.濟事,成事。
2.謂終生奉侍。
1.巡視。
2.謂仔細察看。
1.周王朝。
1.繁密與疏越。
即魯迅”(1230頁)。
1.《詩》"三頌"之一。共三十一篇,為西周宗廟祭祀樂章。因多頌德之作,故后用以指朝廷頌歌。
1.周代的祿食。《史記.伯夷列傳》"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后多指有氣節者所不能接受的新朝的俸祿。
1.一年。
2.指年齡滿一歲。
1.周代的法度。
2.泛指中國的法度。
1.周室的朝堂。
2.泛指朝堂。
3.環繞堂屋。
4.陰陽家語。指宜于辦理婚喪事的吉日。
1.謂繞天球大圓一周。天文學上以天球大圓三百六十度為周天。
2.指一定時間的循環。十二年。系歲星運行一周天需要的時間。
3.指一定時間的循環。一個甲子,即六十年。因甲子六十年循環一次。
4.滿天;整個天地間。
1.兼聽,聽取各方面意見。
1.四面暢達。
2.五代后周錢文。通,通寶。
1.古代少數民族名。
1.妥當,穩妥適當。
2.停當。
1.指周代的政令。網,比喻法紀。
1.猶四顧。
2.殷切期望。
1.據《史記.伯夷列傳》載,周武王滅殷,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采薇而食,終于餓死在首陽山◇遂以"周薇"為堅守氣節之典。
1.環繞著中心的部分。
2.周匝,圍繞一周。
3.指圓形物之周邊。
1.張設于四圍的帳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