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因罪而被貶謫的官吏。
1.帶草的土塊。
1.草書之法。
1.荷花的別名。
1.草編的衣服。
2.草黃色的冠服。
3.借指農夫。
1.創作詩賦。
1.比喻毫無才學。亦用為謙詞。
1.亦作"草穢"。
2.初擬的文稿或畫稿等。
3.喻指念頭,主意。
1.初擬的文稿或畫稿等。
1.古代六工之一。或謂乃染色之工。
1.蕈的一種。灰色,有黑褐色條紋,多生長在草堆上,可食用。
1.見"草豆蔻"。
2.方言。指草莓。
1.粗布衣。
1.謂雜草叢生,耕地荒蕪。
1.草本植物燃燒后的灰,可供肥田。亦用以比喻微賤。
2.灰黃的顏色。
1.亦作"艸穢"。
1.見"草稿"。
1.方言。母雞。
2.方言。比喻怯弱畏縮。
1.叢生的草木。比喻荒僻之地。
1.瑞草。又名蓂莢﹑歷莢。傳說古人曾用以計歷。
1.草圖。古代構筑前設計的圖樣。
1.亦作"草閑"。草叢間。
2.比喻鄉野;民間。
1.猶言茍安偷生。
1.草茅。比喻微賤。
2.猶草野。指民間。
1.見"草薦"。
1.方言。草鞋。
1.見"草芥"。
1.同"草菅人命"。
1.底稿草擬完成。
1.猶草類。
1.幼馬。
粗糙簡劣的食物食以草具。
1.草鞋。
1.草窠,草叢。
1.草蓋的窩棚。指簡陋的住屋。
2.猶草叢。
占據山林的強盜、土匪蕩平草寇|區區草寇,不足為患。
1.指圍起來的草場。
1.猶草莽。雜生的草。
2.指荒蕪之地。
3.猶草野。鄉野;民間。
4.布衣。平民。
1.比喻做人能屈能伸,窘困則屈,顯達則伸。
1.明代宮人春日插在頭上的飾物。又名鬧蛾。
1.創立;起草。
1.草書和隸書的合稱。
2.專指草隸書。初期草書乃為隸書的草寫體,故名。
1.草屋。
1.牲口的飼料。多指干草。
2.自謙之詞。謙稱自己無能力或無福分。
1.堆藏軍馬和其他牲口飼料的地方。
1.草上的露水。
2.比喻恩澤。
1.簡陋的草屋。用以謙稱自己的住處。
2.猶草野。
1.語本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漢末劉備欲得賢輔,曾三詣隆中,枉駕亮舍,虛心就教,歷來引為禮賢下士的佳話。
1.牝驢。
原生動物,寡膜綱,草履蟲科。單細胞動物。前端鈍圓,后端[fk)]1畢嗣2笨詮3筆澄錙4備孛諾5貝趟顆6狽射管7斃『8貝蠛9鄙燜跖荽蟛萋某婕猓形似倒置的草鞋底,故名。全身長滿纖毛,用以行動。攝取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作為食料。
1.創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