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持烹調。
1.加重;增多。
1.報刊逢紀念日或有某種需要時增加的篇幅或另出的冊子。
1.增加,累積。
1.加壽;年齡增加。
1.增加;增進;加強。
1.指銀河。
1.更加悲傷。
1.添設;增添。
1.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代生員都有月廩,并有一定名額,稱廩膳生員◇又于正額之外,增加名額,稱為增廣生員。簡稱"增生",無月米,地位次于廩生。見《明史.選舉志一》。清沿襲明制。
2.生物體某一部分組織的細胞數目增加,體積擴大。例如皮膚經常受摩擦,上皮和結締組織變厚。
1.增補修飾。
1.高飛。
1.增加收入,節約開支。
1.野草叢生的洼地。
1.增加或減少。多指文字上的修改。
1.添加;加多。
1.增加﹑擴充。
1.謂增多人丁。
1.更加悲傷。
1.增加羨馀。
1.增加盈余。
1.增加人力﹑物力來支援(多用于軍事)。
1.眾多貌。
以生產經營收入中的新增價值為對象而課征的一種流轉稅。通常有兩種計稅方法(1)收入扣除法,即以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的收入減去各項應扣除的外購部分后的金額,乘以規定的稅率計得;(2)稅額扣除法,即按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的收入乘以稅率所計算的當期銷項稅額,扣除按當期各項購入的材料物資計算的進項稅額,計得其應納稅額。中國現行的增值稅,即按稅額扣除法計算。
1.繁衍;增加。
2.猶增生。參見"增生"。
1.增俸;升官。
1.增添,添設。
1.加重;增強。
1.猶添磚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盡一點力量。
股份公司把資本公積金轉為資本無償分配給原有股東,或允許股東按一定比例以較優惠價格購買新股票。既是股份公司給股東的一種回報方式,也是股份公司增加資本、擴大經營規模的措施之一。
1.憎恨與喜愛。
1.猶憎惡。
1.憎惡痛恨。
1.亦作"憎妬"。
2.憎恨妒忌。
1.見"憎妒"。
1.憎恨,厭惡。
1.厭煩。
1.猶憤恨。
1.怕風。
1.厭惡痛恨。
1.厭惡怨恨。
1.憎惡詆毀。
1.亦作"憎嫉"。
2.厭惡妒忌。
1.見"憎疾"。
1.嫌恨嫉妒。
1.憎愛。
1.憎惡命運(亨通)。語出唐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楊倫箋注"文人多遭困躓,反似憎命之達者,即詩能窮人意。"
1.可僧惡的人。
2.謂厭惡人。
1.憎恨而又畏懼。
1.因忤逆而厭惡。
1.厭惡;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