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刑殺。
2.對為賊者的處罰。
1.溫順柔和。
2.施仁愛;仁愛。
1.稱女性陰魂。
1.柔和而生動。
1.柔和美善。
2.指溫和善良的人。
3.指美味﹑美食。
1.指植物初生的幼芽。
1.表面柔和而內心奸詐。
2.指表面柔和而內心奸詐之人。
1.指輕柔的槳聲。
1.謂以和柔為節度。
1.和美潔凈。
1.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軟無力。
1.溫和恭謹。
文靜溫柔雪蓮潔白晶瑩,柔靜多姿|柔靜的姑娘。
1.指柔弱的枝條。
1.同"柔韌"。
1.亦作"柔克"。
2.謂和柔而能成事。
3.謂柔忍克制。
1.柔和的藍色。多形容水。
1.謂以溫和的品性立身處世。
1.溫柔美麗。
2.婉柔清麗。多指詩詞風格。
1.傳說中的國名。
1.柔順良善。
2.柔順良善的人。
1.潤濕的露水。
1.謂操櫓輕搖。亦指船槳輕劃之聲。
1.嫩綠,也指嫩綠的葉子。
1.謂用水浸麻,使之軟化。
1.《后漢書.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后因稱品評人物為"汝南月旦"。
1.汝窯所產的瓷器。
1.法帖名。宋大觀中,汝州守王寀采擇潭﹑絳﹑泉帖中之最優者,薈萃成文,分為十二卷,刻石置于汝州望嵩樓中。明末兵亂,樓焚碑殘。清順治七年(1650年)巡道范承祖重新修葺,并加詩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園古軒壁中。道光十八年(1838年)州守白明義見所存文漫漶不復識,自洛陽貼得汝帖原拓一部,重摹諸石,仍藏左軒壁中。此帖計有金石文八種,秦﹑漢﹑三國字體五種,六朝帝王書三十引,魏晉九人書以及王羲之十帖﹑南唐十臣﹑唐三朝帝后四書和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賀知章﹑李后主﹑吳越王俶等七十余家書法手跡,字數雖不甚多,但真草隸篆無所不包。向為書法愛好者所珍視。現存河南省臨汝縣文化館。
1.古代傳說汝州風穴山中常起大風,故稱。
1.亦作"汝窯"。
2.北宋著名的瓷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省臨汝縣境內,古代屬汝州,故名。元佑初年曾繼定窯之后為宮廷燒制瓷器,與官窯﹑鈞窯﹑哥窯﹑定窯合稱五大名窯。所產瓷器,胎骨深灰色,釉色近于雨過天青或淡白,釉汁瑩厚滋潤,或有棕眼隱紋像蟹爪。亦指汝窯所產瓷器。
1.見"汝南月旦"。
1.汝南多大風,故稱。
1.乳母。
1.《宋書.何承天傳》"﹝承天﹞除著作佐郎,撰國史。承天年已老,而諸佐郎并名家少年。潁州荀伯子謿之,臭為奶母。"后因謂年老除官,見譏于同僚為"乳媼譏"。
1.象乳汁一樣的白色。
1.乳母;保姆。
2.指幼年。
1.指禽獸的生育繁殖。乳,產子。抱,禽孵卵。
2.引申為撫育。
3.指幼年時期。
1.乳母。
2.年幼的婢女。
1.乳制食品名。
1.見"乳缽"。
1.哺育;養育。
1.嬰兒。
1.奶茶。
1.奶腥氣。謂年幼。
2.謂人年少無知。
1.幼兒。
2.對年輕人的蔑稱,謂年幼無知。
1.比喻年幼。
1.身上的奶腥味還沒有退盡。譏刺人幼稚無知。
1.同"乳臭小子"。
1.猶言乳臭兒。對年輕人的蔑稱,謂年幼無知。
1.猶言乳臭兒。對年輕人的蔑稱,謂年幼無知。
1.哺育幼雛。
2.幼禽。如乳燕﹑乳鶯等◇亦用以比喻年輕﹑閱歷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