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的云夢澤。
1.說話算數﹐確定不移。
1.喜悅﹐愉快。
1.解說義理。
1.談經論藝。
1.議論﹔談論。
1.喜愛﹔喜悅。
1.誘引。
1.三國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王衍甚重之﹐唯裴顀以為非﹐著《崇有論》以譏之。見《晉書.裴顀傳》﹑《王衍傳》◇用為討論萬物本原之典。
1.勸說引誘。
1.談說男女風情之事。
1.說話。
1.勸說曉喻。
1.喜悅歡樂。
1.敘述簡要。
全稱《精忠演義說本岳王全傳》。長篇小說。清代錢彩作,金豐增訂。八十回。小說以岳飛的生平為主要線索,前六十回寫岳飛出世,領兵抗金,風波亭遇害,后二十回虛構了岳飛之子岳雷率領岳家軍直搗黃龍府,平定金國的故事。語言通俗生動。乾隆時曾被查禁。
1.把棺木從柩車上卸下來。
1.猶道理。
1.說實話﹔說老實話。對句意的表達起輔助作用的插入語﹐表示肯定﹑強調的語氣。
1.見"說真方賣假藥"。
1.用甜言蜜語騙人。
1.說實話﹔說老實話。
1.說解的根據。
1.亦作"說智"。古代墨家的認識論術語。指由邏輯推理得來的知識。語出《墨子.經說上》﹕"知﹐傳受之﹐聞也。方不障﹐說也。身觀焉﹐親也。"
2.謂說給人聽﹐使其知道。
1.見"說知"。
1.說準。
①自夸;吹牛大家都別說嘴,拿出真本事來比試比試。②斗嘴;爭辯他倆碰到一塊兒就愛說嘴,常常爭得臉紅脖子粗。
1.夸口的人﹐偏偏自己出丑。
1.指夸夸其談而無實際本領的醫生。比喻說大話的人。
1.夸口的醫生并沒有好藥治病。也比喻說大話的人并沒有真本領。
1.搬弄是非。
1.誹謗作踐。
1.盛德;美德。
1.閃電。
1.非常光亮。
1.熔化金屬。爍,通"鑠"。
2.謂傷人的讒言。
1.非常明亮。
1.耀日。
2.烈日。
1.謂溫度極高,能將金石熔化。形容酷熱。爍,通"鑠"。
1.光芒閃動貌。
2.酷熱貌。
1.見"爍石流金"。
1.光彩閃爍貌。
1.光彩貌。
1.泛指我國長城以北地區。
1.北部邊邑。
1.北方邊陲。
1.猶朔風﹑北風。
1.指塞北地區。
1.能在朔日(舊歷每月初一)朝參的官員。
1.古代歷法用語。猶今之言朔望月。西漢初通行的歷法規定朔策為29.53085日﹐嗣后趨精密﹐故有小異。
1.指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