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月明星稀"。
1.神話人物﹐無首。
1.圖象,圖畫。
1.謂著名的地理區域。
1.指器物。
2.指事物的形態和性質。
1.見"形而下"。
1.相貌;形狀。
2.端詳;細看。
1.形紀聲音。
1.古代迷信﹐以日月光照﹑星辰云氣的形象和色彩以附會人事﹐辨吉兇。
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其特點是具體形象性。按發展水平分三種形態(1)學齡前兒童(三至六七歲)的思維,只反映同類事物中一般的東西,不是事物所有的本質特點。(2)成人在接觸大量事物的基礎上,對表象進行加工的思維。(3)也稱藝術思維”。作家、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對大量表象進行高度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形成典型性形象的過程。
1.見"形象"。
2.形骸﹐尸骸。
1.形體消亡。
2.謂形體消瘦。
1.形容身體瘦瘠。
1.謂形體死亡。
1.各式各樣,種類繁多。
1.指身心。
2.指形體和性質。
1.謂使一切形器歸于虛無。
1.即幾何學。
1.用分析文字形體的方法來解釋字義。如"信"﹐左為"人"﹑右為"言"﹐人言主誠實不欺﹐故"信"的本義是誠實﹑不欺﹐并引申出信用﹑信奉﹑符契等義。
1.表現在言辭上。
1.特制成虎形的鹽。供祭祀用。
1.顏面﹐面子。
1.即形天。
1.形勢險要。
2.指形勢險要之地。
1.儀容;儀表。
1.指按照形勢所應注意之事。
1.謂為形骸所拘束﹑役使。猶言被功名利祿所牽制﹑支配。
1.見"形勢"。
1.舉措和心情。
2.外形和神韻。
1.人的形體與影子。
2.影蹤;跡象。
1.形容關系親密﹐難以分離。
1.形容孤單無依。
1.同"形影相吊"。
1.同"形影相依"。
1.同"形影相吊"。
2.同"形影不離"。
1.謂在孤寂的處境中相依相伴。
2.形容孤單無依。
3.互相依靠﹐緊密相連。
1.同"形影相吊"。
1.謂孤身獨處。
1.具體應用。
1.指有形之物。
1.即阿魏(源于吐火羅語ankwa)。一種可起解毒﹑通經﹑祛痰等作用的藥用植物。
1.用表情手勢代替言語來達意。
1.指軍事布局上的聲援﹑呼應。
1.謂承載萬物。
1.猶言客氣﹑拘泥。
1.征兆;形跡。
2.指具有種種表象的物質世界。
1.征兆。
1.以物抵押貸款的文券。
1.謂職位空缺待補。
1.無所依傍貌;空虛貌。
1.懸空繚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