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儀法"。
2.禮儀法度。
1.泛指蟲。
1.即猱猨。猿猴之屬。
1.泛指小生物。
1.猶踐踏。
1.猶踩踏。
1.踩踏。
2.侵擾;擾亂。
1.欺壓侵害。
1.謂自身受辱,名聲敗壞。
1.猶言屈身為官。
1.唐代官場舊例御史大夫往往拜相,如任命御史大夫百日內而改由他人拜相,則視為御史臺之恥,謂之"辱臺"。
1.玷辱;污辱。
1.指污穢的行為。
1.離家遠游者的謙稱。
1.猶言屈尊慰問。
1.猶言承蒙關懷。
1.謙辭。謂受人賞識或提拔。
1.蔑稱。猶小子。
2.猶言不肖子。
1.佛教語。古印度在每年約五月至八月的雨期內,禁僧尼外出,謂外出易傷草木蟲蟻,應居在寺內坐禪講經,安受供奉。這一階段開始即稱"入安居",又稱"結夏"。古代佛徒一般均循此戒律。唯因雨季不同,"入安居"也各在不同時期開始。
1.見"入國問俗"。
1.猶言納幣。因婚嫁而贈送財禮。幣,帛。
1.死者入棺后停柩待葬。
1.娼家隱語稱入門﹑出門為"入跋"﹑"出跋"。跋,改作"鈸",意謂與和尚有關。
1.收入不抵支出。
1.五代前蜀禁止珍奇之物出口,其粗劣之物入中原,謂之"入草物"。
1.猶入定。
1.謂進入劇場或游藝﹑體育等場所。
2.特指進入考場。
1.侵入抄掠。
1.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國或一地區對外貿易中進口貨物的總值超過出口貨物的總值。
1.指屬國﹑外國使臣或地方官員謁見天子。
2.謂進入中央朝廷做官。
1.歸順稱臣。
1.進入后宮,受到君王寵愛。
1.收入和支出。
2.猶內外。
1.春秋時,晉將荀罃被楚所俘,鄭國一位商人打算把荀罃藏在大口袋中帶出楚國◇因謂戰敗被俘受屈為"入褚"。褚,裝衣物所用之囊。見《左傳.成公三年》。
1.進入行列。
1.猶入伙。
2.經過一定手續,得到某政黨組織批準而成為該黨之成員。亦特指加入中國共產黨。
1.合于圣賢之道。
2.謂皈依宗教,出家為僧尼或道士。
1.進入圣人品德修養的境域。
1.唐代選官,考試書判合格者,稱為"入等"。
1.鉆入地下。形容十分羞慚。
2.喻死亡。
3.宋代靖州地區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居民互斗,勝者僅掠溶者之錢財而歸還其土地,謂之"入地"。
1.形容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
1.進入等第;合格。
1.符合某種聲腔韻調。
2.方言.合乎規矩;正經。
僧人修行的一種方法,端坐閉眼,心神專注。
1.謂加入隊列。
2.特指參加中國少年先鋒隊。
1.臣下進入皇宮回答皇帝提出的問題或質問。
1.入侵;進犯。
2.侵入。
1.指交媾。
1.進入伏天;伏天開始。
1.歸順臣服。
①船駛入港口貨輪準時入港。②見解相同而談得投機兩人杯酒相交,談得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