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極言數之多。
1.指傳送山泉的竹筒。
1.謂竹林中日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1.魚名。
1.竹轎。
1.竹林茂盛的小島。
1.落在竹葉上的雨滴。
1.種竹之園。
1.即竹林精舍。
1.栽竹的庭院。
1.竹林中的月色。
1.指風吹竹子而形成的特有聲音。
1.引舟的竹索。笮﹐通"筰"。
1.粗篾席。
1.用竹子編造的柵欄。
1.室外植竹的書齋。
1.用竹子修筑的棧道。
1.竹制的手杖。
1.用竹篾編成的杓形用具﹐能漏水﹐用來在湯里撈東西。
1.甘蔗的一個品種。皮綠色似竹﹐故稱。
1.古代繅車上集絲成縷的部件。
1.竹制的枕頭。
1.指繁密整飭的竹林。
1.竹子的小枝。
2.樂府《近代曲》之一。本為巴渝(今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詩人劉禹錫據以改作新詞﹐歌詠三峽風光和男女戀情﹐盛行于世◇人所作也多詠當地風土或兒女柔情。其形式為七言絕句﹐語言通俗﹐音調輕快。
3.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單調十四字﹐分平韻﹑仄韻兩體。
①樂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為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代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創作新詞,多寫男女愛情和三峽的風情,流傳甚廣◇代詩人多以《竹枝詞》為題寫愛情和鄉土風俗。其形式為七言絕句。②詞牌名。又名《竹枝子》。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單調十四字,分平韻、仄韻二體。
1.即竹枝。
1.指唱竹枝詞的女歌手。
1.即竹枝。
1.用竹筒做成的酒杯。
1.用嫩竹做原料制成的紙。
1.謂竹林中的隱者。
1.竹筏。
1.將竹片置之水池中浸泡若干天﹐取出晾干后用以為照明之物﹐故稱。
1.竹筷。
1.竹筷。
1.指寫在竹簡上的蝌蚪文。蝌蚪文又稱蝌蚪篆。
1.方言。竹片。
1.用篾條做的小竹匣子。
1.竹筆。
1.即竹。
2.竹筍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竹筍》。
1.帶有筍芽的竹鞭。亦借指老竹。
1.指竹醉日。
1.栽竹之日。
1.謂竹林中最長最大的竹子。
1.竹器的制作。
1.竹籠。
1.見"竹?"。
1.見"竹?"。
1.水流貌。
1.佛教經典。
1.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