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客店﹐旅舍。
2.住客店。
1.猶預測。
1.預先斷定。
1.事先防備。
1.猶車騎。
1.群情;民情。
①造車的工匠輿人為車。②公眾聽輿人之謀。③職位低下的吏卒輿人納之,隸人藏之。
1.亦作"輿尸"。
2.以車運尸。
1.眾軍,軍旅。
1.奉輿之士卒。
1.主管兵車的將領。
1.古官名。《周禮.夏官》之屬官,位次軍司馬,掌軍車。
1.輿隸與廝卒。
1.謂抬運死者,扶持傷者。形容死傷之眾。
1.輿論。
1.眾人的議論。
2.民謠。
1.民眾的議論。
1.亦作"輿儓"。
2.古代十等人中兩個低微等級的名稱。輿為第六等,臺為第十等。泛指操賤役者,奴仆。
3.比喻為之服務的工具。
1.見"輿臺"。
1.輿論。
1.猶輿隸。泛指操賤役者。
1.疆土;土地。
2.地圖。
1.車馬徒眾。
1.車馬。
1.眾望。
1.車輿與衛士。
2.泛指兵衛。
1.春秋時代的武官名,主持征役。
1.戰車與武器。
1.滿車子的柴。比喻大而易見的事物。
1.指舊時善于觀察風水的人。
1.輿論。
1.民謠。
1.輿論。
1.亦作"辺輿"。
2.即車輿。
1.眾人扛重物時所唱出的號子聲。
1.眾望。
1.見"輿皂"。
1.車輿和儀仗。
1.指車。
1.駕車的役夫。
1.見"褕翟"。
1.見"褕袘"。
1.華美的衣服。
2.即褕翟。
1.亦作"褕袣"。亦作"褕■"。亦作"褕紲"。
2.襜褕之袖。《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抴獨繭之褕袘,眇閻易以戌削。"司馬貞索隱"褕袣。張揖云'褕,襜褕也。袣,袖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作"褕袣"。一本作"褕紲"。一說為襜褕的邊緣。見王先謙《漢書補注.司馬相如傳上》。
1.見"褕袘"。
1.亦作"褕狄"。
2.古代王后從王祭先公之服,亦為三夫人及上公妻之命服,因服上刻畫雉形,故名。狄,通"翟"。
1.謂荒誕地愛好某一事物。
1.虛妄的見解。
1.謂胡亂地發表言論。
2.虛妄的言論。
1.泛指旌旗。
1.揚起貌﹐高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