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煙皋"。
1.以羊駕車。
1.謂人為地造成(某種局面)。
2.建造。
1.架設建筑。
一種用人力推拉的兩輪車。用木料等做車架,上面鋪木板、竹板或薄鐵板制成。
①專門搭、拆腳手架的工種。②做這種工作的建筑工人。
戲曲中花臉的一種,因偏重做工和工架而得名。
1.傳統戲曲角色行當花臉的一種,如京劇《長坂坡》中的張飛,《岳家莊》中的牛皋,《青風寨》中的李逵等皆是。這種角色唱工少,做工多,偏重武工摔打,講究亮相架子,故名。
已長大但沒有養肥的豬。有的地區叫殼郎豬(ké·lɑngzhū)。
1.見"假版"。
1.亦作"假板"。
2.謂未經朝廷宣布的權宜任命;或指對低級官吏不須通過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稱假版官。
3.指權宜任命的證書。
1.見"假版"。
1.誹謗。
1.借來的城池。
1.裝傻;假裝糊涂。
裝出某種樣子;冒充~正經 ㄧ~內行。
1.假充,假冒。
1.憑藉威望地位。
1.假傳皇帝的旨意。
2.指偽傳上級的命令。
1.短暫的喘息。謂不久于人世。
1.見"假辭"。
1.亦作"假詞"。
2.托詞。
1.亦作"假貣"。借貸。
2.寬宥。
1.借路。
2.猶言借助。
3.寬容誘導。
1.高位,重位。
①姑且認定~他明天起程,后天就可以到達延安。②科學上的假設,從前也叫假定。參看 〖假設 〗。
1.詩文對偶中的借對。即內容雖不成對偶但字面卻成對偶,或諧聲而成對偶者。
1.假如。
值大于或等于1的分數。
1.非正式的封拜。
1.義父。
1.戲曲中男子扮演的旦角。
1.古時稱男扮女的表演。
1.告假。
假借公事的名義,取得私人的利益。
1.見"假公濟私"。
1.臨時授予官銜。
2.偽裝官員的人。
1.借用館舍。
2.引申指作客旅居。
1.古時稱起事者自立的名號。亦用以稱起事者。
1.聊為湊合。
2.佛教語。謂一切事物均由眾緣和合而成,暫時聚合,終必離散。
1.謂暫時依附。
1.古代對邊境縣人民實行軍事編制,設伍﹑里﹑連﹑邑四級,一邑之長稱假候。
1.比喻借用他人之勢作威作福的人。
1.隱瞞真情的話。
1.暫時代理皇帝『平帝元始后,王莽以外戚執政。平帝死,莽自居攝,朝會祭祝"皆如天子制",稱"假皇帝",臣民謂之"攝皇帝"。詳見《漢書.王莽傳上》。
1.魏晉南北朝當位高權重之大臣出征時,往往加以"假黃鉞"的稱號,即代表皇帝親征的意思。
1.寄托事跡。
1.見"假藉"。
1.見"假髻"。
1.亦作"假紒"。亦作"假結"。
2.假發所作之髻,供婦女裝飾用。古稱編,漢以后稱假髻。髻﹑紒﹑結,古字通。
1.超越身分擅立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