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烏桕。子可榨油,為制燭原料。
2.鳥名。似鴉而小,黑色,嘴邊有毛甚勁﹐能逐鴉,鴉見避之。
1.形容非常慌張混亂。
1.借指七級浮圖。
1.亦作"七級浮屠"。
2.七層佛塔。浮圖,梵文buddhastūpa的音譯。
1.見"七級浮圖"。
1.杭州舊俗,立夏日烹新茶饋親戚鄰居,稱七家茶。
1.指七件事。
1.指日常生活中的七種必需品。
1.統(tǒng)稱古代在郊外祀五帝(東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黃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及天地的祭禮。
1.古代燕樂中的角聲七調(diào)。
1.怒目圓睜,眼眥欲裂貌。
1.亦作"七足八手"。
2.形容動作忙亂,許多人一齊動手。
1.古指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互相間各自應(yīng)當(dāng)遵從的倫理規(guī)范。
2.古指敬老﹑尊齒﹑樂施﹑親賢﹑好德﹑惡貪﹑廉讓七種道德規(guī)范。
1.武器名。以軟鋼制,連柄八節(jié),鞭端以鐵環(huán)圈之,不用時可首尾扣合,纏于腰際或肩上,故亦稱軟鞭。
1.漢以來歷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經(jīng)典。七經(jīng)名目,歷來說法不一。東漢《一字石經(jīng)》作《易》﹑《詩》﹑《書》﹑《儀禮》﹑《春秋》﹑《公羊》﹑《論語》;《后漢書.張純傳》唐李賢注作《詩》﹑《書》﹑《禮》﹑《樂》﹑《易》﹑《春秋》﹑《論語》;宋劉敞《七經(jīng)小傳》作《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公羊》﹑《論語》;清康熙《御纂七經(jīng)》作《易》﹑《書》﹑《詩》﹑《春秋》﹑《周禮》﹑《儀禮》﹑《禮記》。
2.道家七類經(jīng)書。即《仁經(jīng)》﹑《禮經(jīng)》﹑《信經(jīng)》﹑《義經(jīng)》﹑《智經(jīng)》﹑《德經(jīng)》﹑《道經(jīng)》。見《云笈七簽》卷九。
3.佛家凈土宗的七種經(jīng)典。即《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大阿彌陀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稱贊凈土佛攝授經(jīng)》﹑《鼓音聲王陀羅尼經(jīng)》。
1.指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星。
1.指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1.步槍的一種。
2.農(nóng)歷冬至日起第五十五天至第六十三天,稱為"七九"。
1.指夏季。
1.即七覺分。
1.佛教修行的七種內(nèi)容,屬于"三十七道品"中的一類。即擇法覺分(以智慧判別真?zhèn)?,精進(jìn)覺分(努力修持),喜覺分(行善而生喜悅),輕安覺分(斷除沉重?zé)蓝硇陌策m),念覺分(憶念佛法而不忘失),定覺分(心注一境而不散亂),舍覺分(舍棄一切分別而住于平等)。
1.七言絕句的省稱。
1.唐代軍隊出征時,中軍一軍,左﹑右虞候各一軍,左﹑右?guī)鞫姡财哕姟?
2.泛指七支軍隊。
1936年5月,全國各界救國聯(lián)合會成立后,多次向南京國民政府提出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抗日和釋放政治犯等要求。11月22日深夜,國民黨政府在上海逮捕了救國會領(lǐng)袖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樸、沙千里、史良、王造時等七人,史稱七君子事件”。事件發(fā)生后,全國人民極為憤慨,廣泛開展?fàn)I救運(yùn)動。1937年7月后,國民黨政府被迫釋放沈鈞儒等七人。
1.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為宮音,以律為宮所建立的七種音階,稱為"七均"。
1.形容反反復(fù)復(fù),十分周備。
1.指應(yīng)征派到邊疆去服兵役的七種人。
1.亦作"七科謫"。
2.西漢戰(zhàn)時征派到邊疆去服兵役的七種人。
1.見"七科適"。
1.指人面部耳目口鼻的七個孔穴。
1.同"七竅生煙"。
1.見"七孔針"。
1.同"七嘴八舌"。
1.謂漫無邊際地閑談。
2.謂亂拉來一大堆人。
1.到處撈摸擾攘。形容思緒紛亂不寧。
1.牛﹑羊﹑豕三牲各七。古代天子饋賜諸侯的禮品。
1.形容年老體衰。
1.形容年紀(jì)很大。
1.唐白居易晩年家居洛陽,招請好友九人宴飲,其中胡杲﹑吉皎﹑鄭據(jù)﹑劉真(一作劉貞)﹑盧真﹑張渾與白居易均年在七十以上,稱七老會。宴罷,各賦《七老會詩》一首。
1.形容凹凸不平。楞,同"棱"。
1.在浙江省桐廬縣南。兩山夾峙,東陽江奔瀉其間,水流湍急,連亙七里,故名。北岸富春山(嚴(yán)陵山)傳說為東漢嚴(yán)光(嚴(yán)子陵)耕作垂釣處。
1.蕓草的別名。
2.山礬的別名。
3.桂花的別名。
1.指古代《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魯歷》﹑《三統(tǒng)歷》七種歷法。
1.形容十分妥帖。
1.猶言天寒地凍。語出《文選.張協(xié)》"天凝地閉,風(fēng)勵霜飛。"李周翰注"天凝,謂霜也;地閉,謂冰也。"
深綠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1.唐禁苑中池名。唐天寶十五載,安祿山兵入長安,曾大宴其部下于此處。
1.冰;結(jié)冰。
1.積聚的塵土。
1.形容神思專注。
1.凝聚愁情。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