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喧填"。亦作"喧嗔"。
2.喧嘩,熱鬧。
1.如灰燼之消散泯滅。
1.如灰之泯滅。謂消亡。
1.灰,灰粉。
1.指暗黑色的劫后余燼。
1.《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遂以"灰木"喻毫無生氣或意志消沉。
2.植物名。即白檀。
1.猶灰心。
1.古代一種戰(zhàn)具。類似灰瓶。
1.猶言灰蒙蒙。
1.古代戰(zhàn)具。一種裝有石灰的瓶,用以臨陣擊敵,使敵不能張目。
1.土氣,不顯眼。
2.灰暗貌。
1.猶喪氣。
1.猶灰身。
1.猶言粉身碎骨。
1.死灰復燃。喻死而復生。
2.死灰復燃。喻失勢者重新得勢。
1.地表下層土壤的一種。
2.塵埃。
3.指人死后的葬處。
1.泥塑的人像。古人祭拜祈晴時所用。
2.愚昧無知的人。
1.形容面容齷齪丑陋。
①像木柴灰的顏色。②比喻頹廢和失望~的作品 ㄧ~的心情。③比喻態(tài)度曖昧。
1.草木灰和細沙土。
1.猶言粉身碎骨。
1.佛教語。謂斷除一切身心煩惱,為小乘阿羅漢果的境界。
1.見"灰身滅智"。
1.悻然﹑失望貌。
1.猶黑市。暗中進行不合法買賣的市場。
1.松鼠的一種。古代叫做鼲。毛灰褐色,頸下和腹下的毛白色。多生活在我國東北森林中。毛皮珍貴,可以制裘。
1.火灰熄滅。《史記.韓長孺列傳》"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乎?'"后因用以為典。
2.火灰熄滅。《莊子.知北游》"心若死灰。"謂心境枯寂不動◇因以"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
3.燒死。
4.謂灰白無人色。
1.葭灰與燧火。借指歲月。
1.關(guān)系疏遠﹑輩分極小的后代。多含貶義。
1.骯臟雜亂貌。
2.形容沒精打采。
1.火后余燼。
2.猶塵灰。
1.即灰汁。
1.佛教語。謂菩薩為度化眾生而隨機應(yīng)現(xiàn)各種混同凡俗的化身。
2.指面容污穢。
1.形容暗淡的灰色。
塵土車后卷起一片~。
1.灰心頹喪。
2.謂使頹喪。
1.燈燭或爐火的殘灰。
1.謂意志消沉,形體枯槁。語本《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1.猶言灰心喪氣。
1.灰燼和腐木。喻消亡。
1.見"灰蝶"。
1.陰暗沉寂。
1.喻污濁。
1.謂節(jié)序改易。
1.見"灰殞"。
1.亦作"灰隕"。
2.猶言粉身碎骨。
1.植物灰浸泡過濾后所得之汁。主要成分為碳酸鉀,呈堿性,可供洗濯用。
1.謂意志消沉。
腦和脊髓的灰色部分,主要由神經(jīng)細胞組成。
1.灰暗無生氣貌。
1.亦作"詼謿"。
2.詼諧嘲弄。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