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琲題"。
2.玉飾的椽頭。
1.作書答復。
1.謂處斷其罪。
1.裁紙刀。
1.度量而定取舍。
判別并決定;裁決裁斷是非曲直。
斟酌取舍;裁斷文章是否刊出,由主編裁奪。
1.猶裁書。
1.裁剪縫綴衣服。
1.代人縫制衣服的鋪子。也稱成衣鋪。
1.裁奪服用。
1.斟酌答復。
1.書信用語。猶言斟酌答復。
1.裁剪;剪斷。
2.謂斟酌處置。
3.猶刪改。
4.割裂拼湊。
5.猶制裁。 6.牽制;抑制。
1.裁汰革除。
1.謂寫文章。亦借指詩文。觚,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1.制定法度。
1.猶治國。
1.查核。
1.采摘花卉。
2.比喻選擇華麗的辭藻。
1.考慮,打算。
2.裝點。
1.籌劃。
1.猶指揮。撝,通"麾"。
1.裁度調節。
1.寫信。
1.見"裁翦"。
1.亦作"裁剪"。
2.縫制衣服時把衣料按一定的尺寸裁開。
3.引申為修剪。
4.比喻對事物的取舍安排。
5.特指寫作時對材料的取舍安排。 6.比喻割裂拼湊。
1.制止并規勸。
1.謂品評﹑鑒賞。
2.特指鑒識人才。
3.裁斷鑒別。
1.猶裁剪。
1.裁抑節制。
2.削減;節省。
1.切割成段。
2.切截整齊。
3.剪裁截取。
1.舊時包辦婚姻,幼年男女由雙方父母代為訂婚,裁下幼兒的衣襟各執一方,作為信物,稱"裁襟"。也稱割襟。
1.制裁糾正。
經考慮后作出決定;判決等待法院裁決。
1.裁減武裝人員和軍事裝備。
1.裁斷決定。
1.削減扣除。
1.鑒別,衡量。
2.裁度。
1.猶材料。用以比喻適宜做某種事情的人。
1.裁減罷免。
1.猶模擬。
1.安排;計算。
1.法官。
1.審判案件的場所。
根據裁判員的業務水平而授予相應等級稱號的制度。中國于1956年由國家體委頒布施行,幾經修改。現行制度于1981年頒布實施。共分四個等級國家級、一級、二級和三級裁判員。國際級裁判員則由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授予。
1.《隋書.食貨志》"大業已后,王綱弛紊,巨奸大猾,遂多私鑄,錢轉薄惡。初每千猶重二斤,后漸輕至一斤。或剪鐵鎒﹑裁皮糊紙以為錢,相雜用之。"后因以"裁皮"指粗制濫造的錢幣。
1.裁斷剖析。
2.切開。
1.猶酌取。謂裁度而取用之。
1.謂官吏免去原任官職,等候補缺。
1.裁減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