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頒行。
1.亦作"六趣輪回"。
2.佛教語。謂眾生各因其善惡業力﹐而在六道中輪回生死。
1.六面軍中大旗。唐節度使軍中所用。
2.泛指軍中主帥的大旗。
1.謂人的六種美德。
2.古代使臣的六項守則。
3.周大司徒教民的六項道德標準。
4.兵家之六德禮﹑仁﹑信﹑義﹑勇﹑智。
1.六個等級。(1)謂爵位有六級。《孟子.萬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2)謂國君任用官吏分六等級『賈誼《新書.官人》"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師,二曰友,三曰大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廝役。"(3)謂人之品行有善﹑信﹑美﹑大﹑圣﹑神六等。《孟子.盡心下》"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漢趙岐注"人有是六等,樂正子能善能信,在二者之中﹑四者之下也。"
2.指圭上所畫的色彩為六行。
1.指我國古代北方民族狄的六部落。《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鄭玄注引鄭司農曰"北方曰貉狄。"后以泛稱北方各民族。
1.原謂上下四方﹐引申指大地。
1.謂做事不周密,有破綻。
1.漏壺的部件。上刻時辰度數,隨水浮沉以計時。
2.借指光陰。
①漏刻已盡。指夜深或天將破曉恐后漏盡宮門閉,請使詔吏開門。②佛教用語。佛教稱煩惱為漏,至三乘的極果,以圣智斷盡此種種煩惱,稱為漏盡”仙道有千歲之壽,漏盡有無窮之靈。
1.比喻人的生命已到盡頭。
1.謂分神整治。
1.泄露。
1.遺漏疏忽。
1.遺漏;脫落。
1.壞蛋,惡棍。古代罪犯面部刺過字的叫"漏面"◇即以"漏面賊"罵歹惡之徒。
1.謂在賀新天子即位的冊牒上漏署姓名。
2.引申為去職;除名。
1.猶漏洞。
1.隱匿。
1.疏漏。
1.滴漏已盡。指拂曉。
1.漏脫,缺失。
1.從刀下漏過。謂應受到誅殺而幸免。
1.銅壺滴漏之聲。
1.遺漏;失誤。
1.謂泄露軍事機密。
1.漏壺所漏下的水。
1.納稅者由于疏忽或不了解稅收法令而沒有繳納應繳的稅款。通常指有意逃避應繳的稅款。
1.謂如天瀉漏。比喻多雨﹑久雨或飛泉盛大。
2.地名。在今四川省雅安縣境。其地多雨,故稱。
1.遺漏;脫落。
2.脫逃;逃亡。
1.逃跑。
1.簡陋的房屋。漏,通"陋"。
2.漏雨的房屋。
1.深夜。
1.漏刻(古計時器)的水面已經下落。指時間已晩。
2.中醫婦科病名。婦女經行淋漓不斷﹐古人以屋漏喻此癥狀﹐故名。
1.亦作"漏泄"。
2.泄露。
3.滲漏。
4.猶破綻。
1.透露春天的信息。
2.指密傳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1.粗陋污穢。
1.比喻破屋。星光可以從屋面透入,故稱。
1.泄漏密言或情況。
2.引申為失言。
1.謂從眼前漏過,未看見。
2.漏洞,毛病。
1.謂絲毫沒有隱瞞。
深夜;連夜無隔宿的公文,有漏夜的弦歌。
1.謂泄漏機密。
1.謂多雨的月份。
1.聲音浮散。
1.古時官設的叢葬地。凡無主尸骨及家貧無葬地者,由官家叢葬,稱其地為"漏澤園"。制始于宋。
2.指驗尸之所。
1.露出破綻。
1.即漏風掌。
1.見"漏巵"。
1.亦作"漏卮"。
2.底上有孔的酒器。
3.比喻利權外溢。
4.比喻飲量極大。
1.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