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陜西省西安市南城墻內側文廟(今陜西省博物館)內。建于1090年。原為保存唐《開成石經》而建,后陸續將珍貴碑刻移入。是中國保存碑刻最多的地方,收藏漢、魏至明、清的各種碑石千余方。有唐代的懷素、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宋代的米芾、蘇軾,元明的趙孟fc78!⒍其昌等著名書法家作品的碑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猶敬悉。書信常用語。
1.謹慎愛惜。
1.敬慎和順。
1.謹嚴細密。
1.嚴謹設防。
1.謹守憲綱。
1.敬獻。
1.猶謹察。謹慎察考。
1.謂雖細微末節亦慎重對待。
1.敬慎孝順。
1.敬謹辭謝。
2.敬致謝意。
1.猶言敬謝不敏。用作自謙或推托之辭。不敏﹐不聰明﹐無能力。
1.盡心。
1.恭謹誠信。語本《論語.學而》﹕"謹而信﹐泛愛眾。"邢昺疏﹕"言恭謹而誠信也。"
2.謂鄭重地盟誓以示信任。
1.謹慎行事。
1.謹慎行事﹐節省費用。
1.見"謹修"。
1.敬謹宣諭。
1.慎重鹽。
謹慎嚴密治學~ㄧ文章結構~。
1.說話小心﹐行動謹慎。語本《禮記.緇衣》﹕"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于言而慎于行。"
1.精心撫養﹔小心奉養。
1.恭謹謙抑。
1.謂言行敬慎合乎中庸之道。語本《易.干》﹕"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孔穎達疏﹕"庸謂中庸。庸﹐常也。從始至末﹐常言之信實﹐常行之謹慎。"又《禮記.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謹。"鄭玄注﹕"言德常行也﹐言常謹也。"
1.審慎斷獄。
1.謹慎寬厚。
1.禮遇﹔厚待。
1.誠實。
1.敬慎檢約。
1.勤勉校閱。謹﹐通"勤"。
1.慎重選取。
1.謹慎端方。
1.敬慎為政。
1.忠謹正直。
1.忠于職守。
1.謂牢記于心﹔鄭重地記住。
2.慎守其志。
1.嚴謹質樸。
1.誠敬﹐盡心竭力。
1.謂謹慎小心﹑始終一致。
1.見"謹終如始"。
1.謹慎穩重。
1.謹慎誅罰。
1.行狀﹑書狀結尾常用語。謂敬謹陳述。
1.謹慎卓特。
1.謂犯罪時予以減免。謹﹐通"廑"。僅。
1.蛤蟆皮。
2.指一種蛤蟆。
1.珍貴樹木名。
1.美麗的斑紋。
2.借指身有錦斑的禽獸。
1.竹籜的美稱。
1.罌粟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