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地漿。
1.即通訊社。采訪﹑搜集和向報社﹑廣播電臺﹑電視臺提供新聞的機構。
以新聞事件為表現對象的攝影。要求在現場抓取典型瞬間進行拍攝,以真實、及時地反映生活,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攝影者應事前深入采訪,現場觀察并迅速分析判斷,以拍攝到客觀真實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新聞學術語。指單一的新聞事實應具備的要素,即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因五要素的英文開頭字母都是w,故也稱五個w”。
1.新的恩惠。
1.新我;更新的我。
1.新生之物;時鮮之物。
大洋洲島國。在太平洋西南部。由北、南兩大島及附近小島組成。面積2681萬平方千米。人口約36425萬(1995年)。首都惠靈頓。山地占全境一半,多火山和地震。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濕潤。農牧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世界肉類、羊毛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
在新西蘭以美利奴羊種與英國長毛種雜交培育成的半細羊毛。品質支數36~58支。光澤好,彈性強,強力高。是絨線和工業用呢的優質用毛。
1.指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援以戰功被封為新息侯。
1.清晨的陽光。
1.新的習氣;新的氣派。
1.指剛結婚或結婚不久的女子。
1.新年幸福。
1.唐時考中進士者互稱先輩。新先輩是對新進士的敬稱。
①剛生產的,未變質、未污染或未加工的新鮮蔬菜|山里空氣很新鮮|新鮮鴨蛋。②剛出現的、不常見的電腦在大城市里已經普及,但在偏遠地區還是個新鮮事物。
1.初經某事時的情趣。
1.比喻富有朝氣﹑充滿活力的新生力量。
1.新造的馬廄。
1.新授予的官銜。
在河南省北部、衛河上游,京廣、新焦兩鐵路交點。1949年設市。人口683萬(1995年)。為河南北部的經濟和交通中心。名勝古跡有東岳廟、大觀圣作碑等。
1.新之又新;不斷變新。
2.新鮮;奇怪。
1.最近興起的。
2.時新;時髦。
①光度突然超大幅度增亮的恒星。是恒星演化近晚期發生的爆發現象。爆發從內部開始,亮度幾天內平均可增亮十一個星等,相當于比爆發前增亮幾萬倍,然后在幾個月到一年左右,有起伏地下降到爆發前的狀態。②新近出現的有名演員、運動員等。
1.新的類型;新式。
1.見"新發于硎"。
1.比喻習之有素而初次經事。
1.新出現的優秀人才。
1.岳家稱新作親的女婿。
1.初學。亦指初學的人。
2.新倡導的學術。
3.特指漢末王莽新朝時的古文經學。康有為著有《新學偽經考》。
4.指北宋王安石的經學。
5.指清末到"五四"以前由西方傳入的資產階級新文化﹐包括社會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對傳統學術稱"舊學"而言。 6.指新式學堂。
1.泛指清末到"五四"以前受西方資產階級新文化影響的人。
1.初降的雪。
1.即會審公堂。清末設在上海租界里的司法審判機關﹐以區別于中國原有的審理官署﹐故稱。按照不平等條約的規定﹐凡是中外互控的案件﹐都由會審公堂的中﹑英﹑美﹑法四國會審官審理﹐其實中國會審官形同虛設﹐不受重視。
也叫第二亞歐大陸橋”♂貫亞歐兩大陸中心地帶,溝通太平洋與大西洋的鐵路運輸線。東起中國連云港,西訖荷蘭鹿特丹港。全長10800千米,中國境內長4108千米。1992年正式啟用。
1.指寒食節后重新舉火所生之煙。
1.新奇艷麗。
1.春時初來的燕子。
1.新插的稻秧。
2.泛指新插的可移植的各種植物的幼苗。
1.指初春。
1.新式樣。
2.新手法;新花樣。
1.新奇的;新鮮的。
1.新歌。
1.指新創制的藥物。
2.指西藥。
1.即辛夷。木蘭的別名。新﹐通"辛"。
1.新的意義;新的思想。對舊義而言。
1.新穎奇異。
2.謂新鮮別致。
3.指新異之物。
1.新的譯本。佛教徒稱唐代以下的漢譯經典。亦有將后秦高僧鳩摩羅什的譯經稱作新譯者。
1.已經新了﹐還要求更新。
1.新的意義﹑見解﹑想法。
2.新意境。
1.春夏之交新生枝葉逐漸茂密而形成的樹蔭。
1.新音樂;新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