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未經斧鑿的石塊;堅石。
2.比喻惡人。
1.論述的總綱。
1.言論高超﹐投合者少。
1.論列罪狀上告。
2.論著和告身(授官文憑)。
1.論贊歌頌。
1.議論的根據。
1.研究軍事工藝。
1.評定功勞之大小。
1.評定功勞﹐接受賞賜。
1.評定功勞之大小給予封賞。
1.猶論功行封。
劉少奇作于1939年7月。編入《劉少奇選集》上卷。共九節。提出革命者要在實踐中進行自我修養和學習。修養方法是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同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相結合。共產黨員思想意識上的修養,在根本上就是用共產主義世界觀去同自己的各種非共產主義世界觀進行斗爭。分析了黨內各種錯誤思想及其產生的根源和正確處理的方法。
1.論罪。
1.選用使任官吏。論﹐通"掄"。
1.論告彈劾。
1.研究考核。
1.謂任意評論是非好壞。
2.點了黃金又數白銀。極言財富之多。
1.任意評論是非好壞。
1.談論婚事。謂提親。"昏"﹐婚的古字。
1.談論婚事。
1.編次撰集。
1.記述。
2.佛教書籍類別。指對三藏的分類﹑疏論。
1.論文家。
1.議定價格。
1.主張和見解。
1.建議。
1.鹽推薦。論﹐通"掄"。
1.論述講諫的方法。
2.議論和進諫。
1.評論將領的才干。
1.講論﹔談論講說。
1.爭論與交談。
2.結交﹔交朋友。
1.論辯詰問。
1.論說和解釋。
2.謂據理申辯使之解脫(罪責)。
3.處理解決。
1.按斤量計算。
1.鹽進用。論﹐通"掄"。
1.講論經典﹔評論經書。
1.討論研究。
1.猶話舊。
1.謂上書皇帝論事救人。
1.鹽推舉。論﹐通"掄"。
1.判決。
2.判處死刑﹔處決囚犯。
1.論調高亢。
1.討論研究。
1.發表議論的人﹔評論的人。
1.猶清談。
1.斗嘴﹔爭吵。
1.議論道理。
2.爭論是非。
3.按照道理。
4.理論。
5.邏輯。
1.邏輯學的舊稱。
1.憑借勇力。
1.評論考察官吏的才德。
1.評論﹔計較。
2.猶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