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種種不同的味道。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種種遭遇和復雜感受。
減去一部分~人員 ㄧ~麻煩ㄧ工作中的缺點~了。
1.亦作"減省"。
2.節省。
3.省略;減少。
1.謂只學到老師的一半。
1.消瘦。
1.亦作"減衰"。
2.下降,衰退。
1.人工開鑿用來控制水勢的河道。
1.減免死刑。
1.縮短壽命。
減少;減弱雖經磨難,而斗志絲毫沒有~。
1.削減淘汰。
1.謂荒年時,米價上漲,國家將常平倉糧米減價出售。
1.成色不足的鐵。
(程度)下降;減弱近年視力有些~ㄧ雨后,炎熱~了許多。
1.減少停止。
2.降低利息。
削減~經費。
1.亦作"減薪"。
2.減少薪水。
1.簡易。
1.成色不足的銀子。
1.儉省節約。
1.戰國時,魏將龐涓攻韓,齊將田忌孫臏率師救韓。孫臏故意逐日減少軍隊的灶數,造成士卒日漸逃亡的假象,以迷惑魏軍。魏軍果中其計,追至馬陵道遭伏擊,大敗,涓自殺。事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遂用為典實。
1.裁削,打折扣。
1.見"減妝"。
1.唐宋曲子詞中的術語。詞的句度和聲韻,都須按譜填寫,不能變換。但當時音樂家在聲腔方面,仍有所伸縮,因舊曲為新聲。如《木蘭花》原為七言八句,后將一﹑三﹑五﹑七句各減去末三字,成為《減字木蘭花》。
①詞牌名。雙調,四十四字,將宋詞《木蘭花》減去數字而成。上下闋各兩句仄聲韻轉兩句平聲韻。②曲牌名。屬北曲雙調。字句格律不同于詞牌。用于套曲中。
1.減輕刑事處分。
把報紙上有參考價值的文字剪下來。
1.猶剪除。
①縫制衣服時把衣料按照一定尺寸剪斷裁開。②比喻做文章時對材料的取舍安排把情節復雜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是需要很好地加以~的。
1.猶斬草除根。比喻從根本上消除禍患。
鏟除(惡勢力);消滅(壞人)~奸宄。
1.草名。又名剪紅羅﹑碎剪羅﹑雄黃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科。葉對生,卵狀橢圓形。夏季開花,呈紅黃色或朱砂色。生長于我國中部。結實大如豆,內有細子,可入藥。亦栽培供觀賞。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
使布、紙、繩等東西斷開的鐵制器具,兩刃交錯,可以開合。
1.古代踢毽子的一種架式。
1.修剪燈芯◇常指夜談。
傳奇小說集。明代瞿佑作。四卷。二十一篇。承唐宋傳奇余緒,但所敘故事往往有現實意義,如《太虛司法傳》中的鬼怪橫行世界、《華亭逢故人記》云忠臣不可為”。其中有關男女愛情婚姻故事,亦寫得委婉動人。采取詩文相間、駢散結合的寫法,對明代文言小說影響深遠。
1.民間曲調名。清乾隆年間流行。一般四句二十四字,第三﹑四句或全疊,或疊最后二﹑三字,或完全不疊。常來回翻三五次為一曲。亦有在中間插入其他曲調者。又有《滿洲剪靛花》,則加"阿拉拉"襯字。牌子曲中亦常用此調。
1.猶平定。
1.干脆利落。
2.切斷,打斷。
1.猶脫落。
1.謂削發為僧尼。
2.修剪頭發;理發。
3.指頭發與耳根齊的女子發型。
1.見"剪發披緇"。
1.砍伐;割刈。
2.削除;伐滅。
1.修整擦拭。比喻推崇,贊譽。
2.削除。
3.江湖隱語。謂行下拜禮。
1.謂竊取錢物。
1.殲滅俘獲。
①影片、電視片的一道制作工序,按照劇本結構和創作構思的要求,把拍攝好的許多鏡頭和聲帶,經過選擇、剪裁、整理,編排成結構完整的影片或電視片。②經過選擇、剪裁,重新編排,也指這樣編排的作品~照片ㄧ新聞圖片 ~ㄧ話劇錄音~。
1.謂船破浪行于江面。
1.直截。
1.刪除;削除。
1.專營零剪的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