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命運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運道不好。
侗族戲曲劇種,流行于貴州、廣西等地侗族聚居的地區。
侗族戲曲劇種。流行于貴州、廣西、湖南等地侗族聚居地區。清嘉慶、道光年間已有演出。基本唱腔吟誦調由嘎錦”(侗族敘事歌)發展而來。劇目有《珠郎娘美》、《美道》、《芒遂》等。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貴州、湖南和廣西。
1.侗族民歌的一種。侗語稱"噏老"或"噏瑪",多在節日或招待賓客時演唱。有齊唱和多聲部合唱兩種形式。演唱時,一領眾和。起頭帶有朗誦或戲劇性詠嘆風格,中間樂句隨歌詞的吟誦進行,曲調悠揚婉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1.宋鄉兵之一。以峒人壯丁編組而成。
1.峒人。
2.峒兵。
1.峒人人家。
1.舊稱西南地區聚居于山區的少數民族。
1.在礦井下,專為安裝各種機械設備或存放材料﹑礦石和供其他輔助作業及辦公用的巷道。
1.病痛,疾苦。
1.見"恫瘝"。
1.恐嚇;嚇唬。
1.恐嚇。
1.痛悔。
1.見"恫瘝"。
1.恐懼。
1.恐懼。
1.動亂。
威嚇;嚇(xià)唬不怕武力~。
1.恐嚇威脅。
1.痛心。
1.疑懼。
2.見"恫疑虛喝"。
1.謂虛張聲勢,恐嚇威脅∪,亦寫作"猲"。
1.見"恫疑虛喝"。
1.悲痛憂傷。
1.哀痛怨恨。
1.震驚。
1.即挏馬酒。
1.漢官名。主取馬乳制酒。
1.馬酪。因取馬奶制成,故稱"挏馬";因馬酪味如酒,故稱"酒"。
1.取馬奶制酪。亦指奶酪。
1.棟梁材。
1.屋梁和椽子。借指房屋。
1.滿族復姓。
1.明建州女真諸部之一。因居棟鄂水(即鴨綠江支流佟佳江上游大鴉兒河)而得名。散居在佟佳江中游以西的棟鄂水流域以及大二河﹑大鴉河﹑小鴉河﹑半拉江﹑北古河﹑南古河一帶。萬歷十二年(公元1584年)為努爾哈赤所并。
1.屋梁。棟,正梁;桴,二梁。
1.棟梁干材。比喻擔當國家重任的人。
房屋的大梁,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之才ㄧ社會~。
1.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料。比喻堪當大任的人材。
1.屋棟高大隆起。《易.大過》"象曰棟隆之吉,不橈乎下也。"孔穎達疏"猶若所居屋棟隆起,下必不橈。"后用以比喻能擔負重任。
1.指棟梁。
2.比喻擔當重任的人物。
1.見"棟橈"。
1.亦作"棟撓"。
2.屋梁脆弱曲折。
3.喻形勢危急。
1.大角星的別名。
1.猶棟折榱崩。
1.梁柱。
指房屋瞻棟宇而興慕,撫身名而悼恩。
1.屋梁斷折。比喻傾覆。
1.正梁折斷,椽子崩壞。指房屋倒塌。多比喻傾覆。
1.猶棟折榱崩。比喻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