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喻指"。
2.知曉旨意;喻示旨意。
1.猶真理;正常的道理。
2.最精深的道理。
3.猶至治。
真理性的極精辟的話至理名言,顛撲不破。
1.謂處于極好的地位以居高臨下。《易.臨》"六四,至臨,無咎。"王弼注"處順應陽,不忌剛長,而乃應之。履得其位,盡其至者也。"孔穎達疏"履得其位,能盡其至極之善而為臨,故云至臨。以柔不失正,故無咎也。"一說,謂君主親自臨朝執政。見高亨《周易大傳今注》卷二。
1.極靈妙。
2.指極靈異的神物。
1.深思熟慮。
2.最大的憂慮。
1.指高超的或正確精辟的理論。
1.極其微妙。
1.極賢明。
2.以指賢明的君主。
3.極光明。
1.極好的謀略。
1.連詞。提出突出事例﹐表示達到某種程度。猶言甚至﹐竟至。
2.連詞。表示另提一事。
1.謂至安之道。
1.指相處最歡樂的朋友。
1.舊指賢君在位﹐公道大行﹐人盡其力的治世。
2.極其公平;極其清平。
1.見"至樸"。
1.最親近的親屬。
1.意氣極相投合。
2.交情極深的朋友。
①指血統關系最親近的戚屬,也指其他關系很親密的人骨肉至親|至親篤好|天下至親,不過兄弟。②最親密夫子母之性,天道至親。
1.指血緣關系最近的親屬。如父母之與子女﹐以及兄弟姊妹之間﹐均可稱為"至親骨肉"。
1.過于清澈;極其清澈。
2.謂上升到天庭。清﹐太清﹐指天庭。《楚辭.遠游》"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王逸注"登天庭也。"一說,至清,謂"俟時之清"。見清王夫之《楚辭通釋》卷五。
3.極其清虛的境界。即天庭。
1.極其真實的思想感情;真情。
1.道家指超凡脫俗﹐達到無我境界的人。
2.舊指思想或道德修養最高超的人。
1.最大的仁德。
2.指最有仁德的人。
1.最重要的職責。
1.書信中的套語。表示深感對方。
1.指冬至﹑夏至。
1.連詞。表示另提一事。
2.連詞。即便;即使。
3.連詞。倘若;與其。
4.極像。
1.連詞。表示另提一事。
一譯最崇高的善”。西方倫理學廣泛使用的范疇。各派倫理學家對此有不同闡釋,但一般都認為它是道德上追求的最高目的。
1.恰當的賞賜。
1.副詞。表示最小的限度。
1.指道德智能最高的人。
2.舊時亦以專指孔子。
3.謂極圣明;超脫凡俗。
1.孔子的謚號。詳"至圣先師"。
至圣道德最高尚的意思。舊時對孔子的謚號。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所定。
1.見聞廣博而深明事理的人。
1.猶致使。至﹐通"致"。
1.最重要的事務。古代多指軍國大事。
1.見"至熟"。
1.謂慮事極其成熟。
1.最好的方法。
1.極其精深微妙的道理或事理。
2.指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
3.真實的本領﹑方術。
1.到死也不改變。
1.指極其和順的德行。
1.最懇切的希望。
1.指極微細的物類;極微妙的事理。
2.極卑微。
1.最美好的滋味;最美味的食品。
1.最有文德。謂德行完備。
2.最有文飾。
3.最好或極好的文章。
1.極虛無。
1.最緊要的事務。
1.最微妙的事物。
1.極其細致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