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衏魚的俗稱。
2.比喻燈花。
1.避免災難。
1.減輕或免除。
1.宋承五代后唐制,舉人獲準不經解試(薦名于朝廷的地方考試),直接參加禮部試,稱"免解"。
1.即免解進士。唐宋時,進士即是舉人,與明清時鄉試榜稱舉人,會試榜稱進士者不同。
1.請對方不要插嘴或不必開口提出要求。有時含諷刺意味。
1.放心,不掛念。
1.猶免绖。
1.謂入場﹑乘車等不必購票。
1.免除職務并遣送回鄉。
1.勉強。
1.被釋放遣送的囚犯。
1.免除。
1.避免,防止。
1.分娩。
1.謂守孝期滿,除去喪服。
1.赦免;宥罪。
1.脫身免禍。
2.分娩;生育。
1.宋代應科舉考試者解試合格后被批準不經省試(禮部的考試)而直接參加殿試,謂之免省。
1.依照有關規定免除考試。
1.猶免賦。
1.免繳稅款。
免于世俗常情未能免俗。
1.只脫去皮殼的粗米。
1.即袒免。古代喪服。袒露左臂,以麻布纏頭。
1.免去徒刑而強迫勞動的罪犯。
1.指撤職。
1.謂免除罪罰;免禍。
2.免掉;脫離。
1.猶避席。離開座位,以示恭敬。
1.免官削爵。語出《漢書.貢禹傳》"犯者輒免官削爵,不得仕宦。"
1.聚集工匠﹑役夫。
1.雇用工匠。
1.離別。
1.古丑女名。
1.駢脅,肋骨長成一片。仳,通"比"。
1.離別。
1.毀傷。
2.毀壞剝蝕。
1.猶圮裂。
1.指難于通行的地方。
1.毀棄;荒廢。
1.隔絕。
1.猶坍毀。
1.毀壞;廢弛;坍塌。
1.坍塌毀壞。
1.毀滅;斷絕,隔絕。
2.謂哀痛欲絕。
1.(石頭)毀壞開裂。
1.破碎;分裂。
1.淹毀。
1.謂不能維系。
1.坍塌,傾頹。
1.亦作"圯闕"。
2.傾毀,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