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饔飧不繼"。
化學式fe2o3§色至黑色粉末或塊狀物。有三種變體。α型有順磁性,γ型、δ型均有鐵磁性。為一種低級紅色顏料,工業上稱氧化鐵紅”。溶于酸生成鐵鹽。在油漆、油墨、陶瓷工業中作調色用,也可作拋光劑及催化劑等。
化學式cuo≮色粉末或晶體。溶于酸、氨水等,不溶于水、乙醇。在加熱時可被氫、氨氣還原成銅。由硝酸銅灼燒而得。可用作瓷器、玻璃、釉的顏料,有機反應的催化劑和氧化劑,還可制銅鹽、煙火等。
氧和另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鎂等。主要可分為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和兩性氧化物。有的元素常可形成幾種不同價態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氧化亞銅和氧化銅等。
俗稱鋅白”、鋅氧粉”。化學式zno。白色晶體或粉末。溶于酸、堿,不溶于水、乙醇。兩性氧化物。一般將鋅先熔融再蒸發,由霧狀鋅通入熱空氣而得。醫藥上可用于治療濕疹、皮炎等,還用于油墨、油漆、橡膠、水泥等工業。
化學式cu2o§色晶體。有毒。溶于鹽酸、氨水等。能被潮濕空氣氧化為氧化銅。由銅鹽加酒石酸鉀鈉在還原劑作用下制得。可用作玻璃、瓷器的紅色著色劑,有機合成的催化劑,農作物的殺菌劑等。
化學式ag2o。棕黑色晶體。加熱或見光會分解。溶于氨水、硝酸,難溶于水,不溶于乙醇。與可燃性有機物摩擦會燃燒。由硝酸銀溶液加氫氧化鈉溶液作用制得。用作氧化劑、玻璃拋光劑、催化劑、凈水劑等。
1."氧"的通稱。
1.作癢的背。
1.發癢的部位。
2.指心里懷的強烈愿望或身上存在的突出問題。
1.急欲表現某種技能。
1.疥瘡。
1.癢得忍不住要笑出聲來。
1.癢病。苛﹐通"疴"。
1.泛指病痛。
1.喻有害的事物。
1.形容癢的感覺強烈。
1.形容有點兒癢。
1.形容有點兒癢。
2.形容輕松愉快的感覺。
3.形容產生某種難以壓抑的強烈愿望。
1.內心煩悶。
1.歡暢貌。
2.憂慮貌。
1.指心里強烈關注的問題。
1.形容按捺不下某種興奮的情緒。
1.漢魏時西域國名。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作"迦濕彌羅"。即今之克什米爾。
2.唐代西域國名。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作"迦畢試"。約今卡菲里斯坦地方至喀布爾河中下游之間。
1.有毛氈帷幕的坐車。
1.有花紋的毛織物。
1.亦作"羪幙"。
2.毛氈制的帳幕。
1.見"羪幕"。
1.猶言紈裦子弟。
1.古代一種外來的毛織品制成的衣裘。又稱羪賓裘。
1.毛毯。
1.指北方少數民族的朝廷。因使用羪幕﹐故稱。
1.繡花毛氈。
1.毛織物制的衣服。
1.毛毯。
1.毛織物制的頭巾。
1.羪幕。
1.馬的容貌形狀。
1.敏捷而穩妥。
1.跳躍自撲。
1.心憂不定貌。
1.猶抱歉。
1.怨恨。
1.郁悶。
1.不服氣或悶悶不樂的神情。
1.亦作"怏郁"。
2.郁郁不樂貌。
1.見"怏悒"。
1.半檐。柍,通"央"。
1.現代戲劇《沙家浜》﹑《紅燈記》﹑《奇襲白虎團》﹑《智取威虎山》﹑《海港》﹑《龍江頌》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八個劇目的專稱。其中《沙家浜》﹑《紅燈記》系改編自現代京劇《蘆蕩火種》和《革命自有后來人》。在"文化大革命"中,這八個劇目被奉為戲劇藝術的"樣板",故當時稱之為"樣板戲"。
又稱子樣”。按照一定的抽樣規則從總體中取出的一部分個體。樣本中個體的數目稱為樣本容量”。
1.樣子,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