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搖動;搖晃。
1.戰國時越人莊舄仕楚,爵至執珪,雖富貴,不忘故國,病中吟越歌以寄鄉思。事見《史記.張儀列傳》『王粲《登樓賦》"鐘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后因以喻思鄉憶國之情。
1.駿馬名。
1.謂越過等位。
1.指在押人犯從監獄里逃出。
1.形容聲音既細且遠而又混雜不清。
2.指邊遠之地。
1.輕易貌。《呂氏春秋.本味》"故審近所以知遠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王之道要矣,豈越越多業哉!"高誘注"要,約也。越越,輕易之貌。"一說猶搰搰,用力貌。許維遹集釋"王念孫曰'越越猶搰搰也。《莊子.天地篇》云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陳奇猷校釋"王說是。越﹑搰古音同部。"
2.愈益,越發。
3.暗暗,悄悄。
1.第二天清早。
1.超出職權范圍。
1.謂放縱任性。
1.鷓鴣的別名。
2.古代越裳所產的白雉。相傳武王伐紂,四夷聞之,各修職貢,"越裳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事見《太公金匱》﹑《后漢書.南蠻傳》◇遂用為進貢典。
1.指春秋時越國大夫文種。
1.見"越俎代庖"。
1.猶言越俎代庖。
1.比喻越權辦事。
1.樹蔭之下,指林間隙地。
1.林蔭。
2.《淮南子.人間訓》"武王蔭暍人于樾下,左擁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高誘注"武王哀暍者之熱,故蔭之于樾下。"后因以"樾蔭"為蔭庇。
1.借指少量糧食。
1.煮茶。
1.煮新菜以祭祀。
1.煮茶。
1.疏浚。
1.煮茶。
1.黑暗。比喻政治腐敗。
1.變質之茶。
1.謂受潮發霉。
1.顏色變壞。
1.舉火誘蟬。
1.炫惑擾亂。
1.光采耀目貌。
1.亦作"簃子"。
2.繞絲﹑線的工具。
1.即熨斗。
1.溫和恭順。
1.無焰的微火。
1.火勢微貌。
2.微熱貌。
1.回旋的波濤。
1.水深廣貌。
1.水回旋貌。
1.水深貌。
1.龍蛇行動貌。
1.龍行貌。亦謂曲折起伏貌。
1.龍行動貌。
1.云深處。指高山之上﹐深山之中。
1.見"云靄"。
1.亦作"云藹"。
2.云氣﹐云霧。
1.見"云庵"。
1.指馬。
1.指科考中高第者。
1.古代兵陣法的一種。
2.鴆鳥的別名。
1.報事之器。作傳令或集眾之用。
2.佛教法器名。鐵鑄云彩狀之板。擊以報時。
1.亦作"云板"。
2.繪有云形圖案的繡。古代用為車飾。
3.一種兩端作云頭形的鐵質(或木質)響器。舊時官府﹑富貴人家和寺院用作報事﹑報時或集眾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