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婦女面頰上涂點的妝飾物。
1.田里稻子。多指水稻。
2.種稻。
1.耕種用的土地。
2.地方,處所。
3.路程;道路。
4.猶地步,程度。
1.秦時管理農田的低級官吏。
1.佃戶。
1.依附于田莊主的男性成年農民。
2.亦稱"田子"﹑"馬前牌"。宋代苗人酋長屬下的強壯農民。
1.田地。特指水田。
1.西漢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竇嬰的并稱。兩人均為皇戚,每相爭雄。事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1.田賦的數額。
1.亦作"田灋"。
2.古時狩獵的典法。
3.耕種之法。
1.見"田法"。
1.田野;田地。
1.宋神宗熙寧五年頒行方田制;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按地之肥瘠分五等以定其稅。田方,一方之田。
1.指田子方贈狐白裘予子思事『劉向《說苑.立節》"子思居于衛,缊袍無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聞之,使人遺狐白之裘??制洳皇埽蛑^之曰'吾假人,遂亡之;吾與人也,如棄之。'子思辭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無,何故不受?'子思曰'伋聞之,妄與,不如遺棄物于溝壑;伋雖貧也,不忍以身為溝壑,是以不敢當也。'"
1.泛指鄉間父老。
1.同"田夫野老"。
1.鄉野人的服裝。
1.謂田地荒蕪。茀,野草塞路。
1.老農。
1.古代諺語。謂習慣勞作的人,乍處安閑則易致病。
1.同"田夫野老"。
1.同"田夫野老"。
1.謂不預其事而輕易得益。
1.見"田父之功"。
1.農婦。
1.田地。
1.農歌。
1.田叟。
1.田間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
1.農夫。
2.地主。
1.農事。
1.猶田宅。
1.種植五谷。
2.谷物。
1.農人使用的鼓。多用于社祭和催耕。
1.即農官。職掌農事﹑糧稅等。
2.農務官署。
1.泛指莊稼。
2.指谷物。
1.秦末,原齊貴族田橫起事,自立為齊王『朝建立,橫率部屬五百人逃亡海島。高祖召之,橫不欲臣服,于途中自殺。其部屬聞之,悉于島上自殺。事見《史記.田儋列傳》◇以"田橫島"指忠烈之士亡命之處。
1.田橫的部屬。喻指盡忠效死以報知遇之恩的義士。
1.晉時少數民族名。
1.猶農家。
1.亦作"田坑石"。
2.壽山石的一種,產于田坑,色黃,故名田黃,是極珍貴的印石。壽山,在福建省福州市北芙蓉峰下。
見壽山石”(458頁)。
1.田間水溝。
1.田地和財物。
2.農產品。
1.田獵所獲。
1.青蛙。
2.鳥名。形狀略像雞,體形較小,羽毛赤栗色,背部橄欖色,嘴綠褐色,腳赤色。生活在草原和水田里。
1.亦作"田雞炮"。
2.一種載于架子上的小戰炮,形略似蛙,故名。所裝彈藥不多,而炮膛線路甚曲,故又稱"最曲射炮"。
1.農業收益。
1.圩埂,田埂。
1.舊時官府登記田地的簿冊。
1.古時歲末對土谷百神的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