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來自遠方傳遞信息者。
1.謂攔阻留住。
2.謂劫持拘留。
1.索取賄賂。
1.收買。
1.求取好的名聲。
1.求取名利。
1.阻撓留難。
1.阻擊;追擊。
1.邀約相會。
1.請人到自己的地方來或到約定的地方去。
運動競賽的一種,由一個國家或單位邀請其他國家、地區(qū)、單位進行的競賽。如亞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請賽。
1.要求;企求。
1.謂屈尊邀請。
1.求取;索取。
2.截擊襲取。
3.邀請;招引。
1.攔截殺害。
1.求取賞賜。
1.追求;謀取。
1.謂謀求有利的時機。
1.謂迎合別人,求得獎飾。
1.謂向上陳述。
1.謂謀求舉薦,快速出仕。
1.要挾勒索。
1.謂攔截討伐。
1.大儺的別稱。古代習俗,年終驅逐疫鬼的儀式。
一種處理死者遺體的方法,將尸體放在荒野樹林中給鳥獸吃。
1.山野人家的灶。
1.山野草澤。
①也稱野戰(zhàn)部隊”。在全國或戰(zhàn)略區(qū)域的范圍內實施機動作戰(zhàn)任務的軍隊。通常是擔負殲敵重兵集團作戰(zhàn)任務的主要軍事力量。故又稱主力軍。②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軍隊最高一級的建制單位。1949年初以前,曾按各大戰(zhàn)略區(qū)統(tǒng)編為西北、華東、東北、中原和華北等野戰(zhàn)軍,1949年初始,又將西北、中原、華東和東北野戰(zhàn)軍分別改稱為第一、二、三、四野戰(zhàn)軍。各野戰(zhàn)軍直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下轄若干兵團和特種兵部隊。建國后,野戰(zhàn)軍番號撤銷,野戰(zhàn)軍領導機關與有關軍區(qū)機關合并。
1.藥草白頭翁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十二.白頭翁》。
1.謂持杖野游。
1.借指野船。
1.謂原野如赭,草木俱無。赭,紅土,喻燒盡。
1.周代六遂中九職之民的貢物(指薪炭之類)。
1.亦作"野?"。
2.即野豬。
1.村野的孩童。
1.私生子。
2.詈詞。猶言粗野的東西。
1.傳說中的惡鬼。
1.亦作"野豬"。
2.哺乳動物,家豬的祖先。全身長黑褐色粗毛,犬齒極發(fā)達,耳和尾短小。性兇暴。晝伏夜出,吃蔬菜﹑甘薯和蚯蚓﹑蛇﹑甲蟲等,是農業(yè)害獸。
1.野外池塘。
1.野外司祭禮的人。
1.采自山野的食物。
1.粗疏拙樸。
2.在野質樸之人。多用作自謙之詞。
1.野外小橋。
1.指村野人自制的酒。
2.飲酒于郊野。
1.自然樸素的姿容。
1.指村酒。
1.流蕩貌。
1.謂學佛,做善事。白,白業(yè),佛教謂善業(yè)。
1.佛教語。業(yè)因與果報。謂一切行為都有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1.以偷為業(yè)。貝戎為"賊"的拆字。
1.謂學習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