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雅正雄健。
1.小鳥。
2.比喻嬰兒。
1.安放器物的木制小架。
2.小型坐具。
3.小的臥具。
1.指夏歷十月。
2.指夏歷八月。
3.小春作物。指小春時期播種的小麥﹑豌豆﹑油菜等農作物。或稱"春花"。
1.蔥的一種。分蘗性強﹐莖和葉軟細﹐較短﹐是普通的蔬菜。
1.誠實。
1.確實如此。
2.副詞。果然,果真。
1.方言。指裝在信封內寫好的信。
1.誠信謙讓。
1.誠實的人。
2.使者,傳送書信的人。
3.指信奉宗教的人,信徒。
1.比喻相信別人的調唆,使自己遭受損失。
1.相信并加以任用。
2.謂相信。
3.任隨,聽憑。
1.議會制國家中,政府要求議會對其表示信任而提出的議案。如獲得通過,議會就得接受政府的方針政策;如遭到否決,政府就要辭職,或者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選舉,由新的議會來決定政府的去留。
1.用作信物的瑞玉。
2.圭為五瑞之一,是受到天子信用的象征,后因以"信瑞"喻指皇帝予以委任的印信。
1.有功必賞。
2.必定給予的賞賜。
1.有功必賞,有罪必罰,賞罰嚴明。
1.相信而尊崇。
1.誠信謹慎。
1.砒石的別稱。制劇毒藥砒毒霜的原料,以產于信州(即今江西上饒縣一帶)而得名。亦借稱砒霜。
1.正確地鑒賞。
1.誠實;真實可靠。
2.相信,信仰。
確實可信的歷史古人稱《春秋》為信史|莫負美名書信史。
1.作為憑證的令箭。
1.使臣,使者。奉派擔任使命或傳達消息﹑遞送書信的人。
2.外交信使的簡稱。指由一國政府派遣而持有特別護照的遞送外交郵袋或外交文件的人員。
1.誠實可信的人。
2.信奉佛教的在家男子。梵語up?saka(優婆塞)的譯稱。
3.漢碑有"義士"之稱,泛指出財布施者,宋避太宗趙光義諱,改稱"信士"◇因專稱信仰佛教而出錢布施的人。參閱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合陽令曹全碑》。
1.信任依靠。
1.表示誠信的誓言。
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誠懇可信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他信誓旦旦,表示永不變心。
1.隨手。
1.不加思索地隨手拿來。常用于形容寫作詩文時運用材料﹑駕馭語言的隨意或從容。
1.忠實遵守。
1.信仰﹑相信并接受。
1.猶言信史。指紀錄皇帝言行和一朝政事的"實錄"。
1.必然的道理。
1.古代對立春后黃河水流的稱呼。相傳可以驗證夏秋水勢的大小。
2.指婦女月經。以其按月一至,準而有信,故名。
1.忠信而順從。
2.謂誠信不欺,順應物理。語出《易.系辭上》"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3.真實而通達。
1.連宿兩夜。
2.謂兩三日。
1.信封。
1.見"信天翁"。
1.亦稱"信天公"。亦稱"信天緣"。
2.大型海鳥。身體白色略帶青色,長約二三尺,體形大的種類長可達一米以上,翅淡黑色,趾間有蹼,善飛能泳,食水生動物,見于我國沿海各地。古人見其凝立水際,或謂其不能捕魚,常用以比喻呆立或留居原地少活動。
民歌的一種。屬山歌性質。流行于陜北一帶。曲調純樸、高亢、悠長,節奏自由。一般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歌詞常為兩句一段,短的僅一段,長得可達數十段,用同一曲調反覆演唱。多反映勞動、愛情生活。
1.聽從。
1.郵局設置的供人投信的筒狀設備。
2.信封。
信宗教的人。也泛指信仰某種學說、學派的人虔誠的信徒|馬克思主義的信徒。
以自身的信用接受他人委托,代為經管財物、代理經濟事務或在授權范圍內辦理投資業務等的行為。其業務有委托業務,如委托貸款、委托投資等;代理業務,如代理發行債券和股票、代理保險等;租賃業務,如轉租、代租等;咨詢業務,如商情咨詢、投資咨詢等。
經營各種信托及投資業務的金融機構。其業務包括接受信托基金或存款,吸收社會資金,代理或辦理各種投資業務,承辦有價證券的發行業務,經營房地產業務,代管財產、遺產,以及提供經濟咨詢等。也有單純以信托公司或投資公司命名的,但性質相同,經營范圍不受名稱的限制。
1.信譽聲望。
1.顯示威力。信,通"伸"。
1.信任并委托辦理諸事。
1.音信。
1.作為憑證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