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宋時辦理文書,獄訟的地方胥吏,多由當地有產業人戶中差選。
1.調弄風情。
1.摘取。
1.謂整修軍事裝備。
1.指西南少數民族的兵丁。
1.打獵。
面目粗惡可怕椎髻獠面,幾不類人。
1.指粗蠢的婢女。
1.捕殺;殺害。
1.舊指南方少數民族的集市。
1.兇惡可怕的長牙。
1.打獵的人。
1.門窗的搭扣。
1.周禮九祭之一。祭者以左手縱持肺根,右手取肺尖,繚繞使斷,取以為祭,故稱。
1.纏繞相連貌。
1.回旋曲折。
2.見"繚悷"。
1.亦作"繚戾"。
2.謂憂思縈繞而郁結。
1.纏繞貌。
1.一種精致的絲織品。質地細致,文彩華麗,產于越地,唐代作為貢品。
紛亂眼花~ㄧ心緒~。也作撩亂。
1.圍墻。
1.迂回曲折。
2.婉轉含蓄。
回環旋轉白云~ㄧ炊煙~ㄧ歌聲~。
1.謂聲清而長。
1.漢代侯國名。
1.圍墻。
1.環繞。
1.我國北方的一種民俗。農歷年三十下午,到祖墳上燒紙,然后點燃谷秸,持回家中,意在引導"祖靈"回家過年。
1.燒柴祭天。
1.了解透徹。
1.謂燒柴而祭。
1.猶燔告。
1.烘烤。
1.開墾前縱火焚燒雜草。
1.謂燃炬以照之。
1.延燒著的火。
2.篝火。
1.古代祭祀儀式之一。把玉帛﹑犧牲放在柴堆上,焚燒祭天。
1.燎泡。
1.見"燎漿"。
1.火把。
1.明亮貌。
1.猶明白。
1.明顯貌。
1.夜獵。
1.亦作"燎爐"。
2.供烘烤或取暖用的爐子。
1.猶言火燒眉毛。比喻情況急迫。
1.燎泡。
1.見"燎若觀火"。
1.謂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1.燎祭天神的高臺。
1.明了,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