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畫。古人以畫雖不能吟哦,但有詩意,故稱為無聲詩。
1.抬頭。
2.被薦舉者中居首位的;科舉考試的第一名。
3.檢舉﹐告發。
4.首領。
1.抬頭仰望。謂期待殷切。
1.猶昂首振臂。謂振作奮發。
1.見"舉手加額"。
1.上疏。
1.古代官方對民間的一種信貸形式。
1.奉告。
1.燃起火把。
2.燃起告警烽煙。
1.蜷曲不能伸。舉﹐拘攣。
1.猶言以莛撞鐘。
1.起用奸邪者而罷黜正直者。語出《論語.為政》"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邢昺疏"舉邪枉之人用之,廢置諸正直之人。"按,錯,同"措"。
1.舉足;舉步。武﹐步武。
1.借債付利息。
2.生育子女。
1.表彰。
進行(集會、比賽等)~會談 ㄧ~球賽 ㄧ展覽會在文化宮~。
1.推舉鹽。
2.指科舉。
1.見"舉目無親"。
1.漢代﹐朝臣為了解民風民意而搜集民間謠諺等返奏朝廷﹐謂之"舉謡言"。
1.為應科舉考試而準備的學業。明清時專指八股文。
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
1.抓住一方面﹐廢棄許多方面。指舉措不當。
1.猶起義。
1.推舉隱逸之士。
1.涉想;動念。
1.放聲喧呼。
2.為悼死者而放聲哀哭。
1.鹽任用。
1.舉一端為例。意在使人由此一端而推知其他。語出《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指出謬誤﹐加以糾正。
2.列舉其罪而正之以法。
1.見"舉直錯枉"。
1.見"舉直錯枉"。
1.起用正直者而罷黜奸邪者。
1.起用被廢黜的官員。
2.盡職;稱職。
指姿態和風度;舉動~大方ㄧ言談~。
1.舉動失常。形容心慌意亂。
1.猶舉止﹐行動。
1.舉足;抬腳。
2.指舉動。
1.踮起腳跟。形容盼望殷切。
1.思之深﹐念之切﹐至踮腳而望。
1.見"舉踵思慕"。
1.率眾。
1.比喻進行苛繁工作或處理艱難問題卻顯得很輕松。
使用杠鈴、壺鈴、啞鈴等器材進行比賽的競技運動。杠鈴比賽有抓舉、挺舉兩種舉法。運動員按體重分十個級別,以兩個單項成績之和為個人總成績,按總成績決定名次。
1.舊時對被推薦者而言﹐推薦者為其舉主。
1.生育子女。
2.科舉考試的應試人。
1.舉業。
1.見"舉柴"。
1.上奏章檢舉。
1.提腳;跨步。
2.喻輕易。
3.猶舉動。
所處地位重要,一舉一動都關系到全局。
1.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