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帶有篆書筆意的行書。
1.水流漫涌回旋貌。常以形容作亂的形勢。
1.渾厚,亦謂使渾厚。
1.瞎話;混帳話。
2.閑話,敷衍話。
1.寬大明亮貌。
1.使混濁污穢。
1.渾濁不清。
1.同"滾滾"。
2.指陰陽二氣混沌未分﹑純樸未散的狀態。
3.渾濁。指水﹑空氣等含有雜質,不清潔。亦比喻社會環境的陰暗﹑骯臟。
4.混雜貌。
5.指無分別﹑不分明貌。 6.糊里糊涂,無知無識。 7.茍且度日。 8.無業游民;流氓。 9.波浪聲。參見"混混沌沌"。
1.無知無識,糊里糊涂。
〈方〉流氓;無賴。
1.水流洶涌貌。比喻連續不斷。
1.污濁貌。
1.糟蹋。
2.打攪。
1.曲牌名。屬北仙呂宮。元王實甫《西廂記》﹑明湯顯祖《牡丹亭》﹑清李漁《奈何天》等戲曲均有此曲牌。
2.我國古代的一種水雷。
3.刷蕩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徑一尺四寸,長五六尺,四面安鐵葉如卷發,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蕩沙泥。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樹木混生在一起帶狀~ㄧ松樹和櫟樹~。
1.瞎搗亂。
2.夾雜糾纏。
1.抵賴,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責任。
2.誣賴,硬說別人做了壞事。
3.硬把別人的東西蒙混作自己的。
1.指攙合起來的雜糧。
1.混沌。渾然未分貌。
2.水旋轉貌。
3.引申為擴散流傳。
1.雜亂。
1.亦作"混茫"。
2.混沌蒙昧。指上古人類未開化的狀態。
3.指混沌未分狀。
4.指廣大無邊的境界。
5.混雜不清;凝。
1.見"混芒"。
1.蒙混,冒充。
1.混沌蒙昧。
1.亦作"混溟"。
2.無分無跡,無始無終。
3.謂原始蒙昧的狀態。
4.廣大幽深之境。
5.指人心中。
1.見"混冥"。
1.混同。
1.混雜,攪亂。
1.胡鬧;無理取鬧。
一種建筑材料,用水泥、砂、石子和水按比例拌和而成,具有耐壓、耐水、耐火、可塑性等性能。
以混凝土為基本材料預先在工廠制成的建筑構件。包括梁、板、柱及建筑裝修配件等。供施工現場裝配。是建筑工業化的物質基礎。
以混凝土(包括砂漿)為基本材料制成的產品。一般由工廠預制,然后運到施工現場鋪設或安裝;對于大型或重型的制品,由于運輸不便,也可在現場預制。有配筋和不配筋的,如混凝土管、鋼筋混凝土電桿、鋼筋混凝土樁、鋼筋混凝土軌枕、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梁、鋼筋混凝土礦井支架等。廣泛應用于建筑、交通、水利、農業、電力和采礦等部門。
1.吹牛,說大話。
1.亦作"混碰"。
2.瞎撞;亂碰。
1.見"混磞"。
1.混同;統一。
1.混和。
1.猶胡說。吣,貓狗嘔吐。
1.茍且度過窮困的日子。
1.混亂;亂雜。
2.渾然一體,不見痕跡。
3.無所知;糊涂。
4.質樸純真。
1.煩擾;打擾。
1.謂沒有理想,沒有抱負,糊里糊涂地生活。也指工作沒有責任心,得過且過。
1.混和融合。
2.含混,不分明。
1.混雜,糅合。
1.全身;滿身。
只以取得衣食為目的而從事某種職業;謀生(含貶義)。
1.見"混水摸魚"。
同‘渾水摸魚 ’。
1.謂使與己說相同。
2.胡說。
1.胡說八道。
1.謂混同世俗,不清高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