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僲槎"。
2.神話中能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竹木筏。典出晉張華《博物志》卷三"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于查上,多赍糧,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余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說來意,并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3.《太平廣記》卷四○五引《洞天集》"嚴遵仙槎﹐唐置之于麟德殿﹐長五十余尺﹐聲如銅鐵﹐堅而不衏。李德裕截細枝尺余﹐刻為道像﹐往往飛去復來。廣明以來失之﹐槎亦飛去。"唐李適《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詩"若見君平須借問﹐仙槎一去幾時來?"明劉基《怨王孫》詞"紅塵目迥﹐河漢應有仙槎待還家。"后亦借稱行人所乘之舟。
1.即嘉禾。指一株多穗或異株同穗之禾。古人視作吉祥之兆。
1.象征吉祥之鶴。也指仙鶴。
1.詞牌名。又名《一捻紅》。雙調,仄韻。有一○二字﹑一○三字﹑一百字﹑九十字等多種,常見為一○二字,上闕五十二字,下闕五十字。
2.曲牌名。南曲正宮﹑北曲仙呂宮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較常見,字數與詞牌前半闕略異,用作引子。
1.即玉節。古代朝聘時用作憑信的玉制符節。
2.指瑞與節。
3.謂顯示吉慶之時節。
1.唐代根據竇師綸繪圖而織造的一種色彩綺麗的錦,以其繡有龍鳳等瑞物,故名。也叫陵陽公樣。
1.唐代對禮部員外郎或禮部郎中的稱呼。
1.吉祥的日光。
2.吉祥的景象。
1.歷象。天體運行的現象。
1.象征吉祥之蓮。多指雙頭或并蒂蓮。
1.猶符命。
1.香料名。即龍腦。
2.喻指桂花。
1.象征吉祥之露;甘露。
2.酒名。
1.香爐的美稱。
1.馬的美稱。
2.猶玉馬。喻賢臣。
1.一株多穗或異株同穗之麥。古代以為吉祥之兆。
1.吉祥之夢。
1.顯示天命的瑞應。
1.指連理木。古人認為王者德澤純洽﹑八方合為一始生。
2.后世本此制作祭祀﹑朝會之樂歌。亦以之為樂曲名。
3.佳木。指好的花木。
1.香料名。即龍腦。
1.猶豐年。
1.象征吉祥之鳥,如鸞﹑鳳等。
1.瑞應之氣。泛指吉祥之氣。
1.象征吉祥之鳥。如鸞﹑鳳等。
1.吉祥喜慶。
1.宋寧宗趙擴生日。
1.歌頌吉祥事物的樂曲。如《祥麟》﹑《甘露》﹑《滄海澄清》﹑《瑞粟呈祥》等。
1.對皇宮之美稱。
1.太平天國稱掌率和被封為義﹑安﹑福﹑豫﹑燕﹑侯六等爵者之妻。
1.象征吉祥的太陽。
1.猶瑞氣。
1.指有為王﹑為圣之瑞應。
1.唐明皇給柑取的別名。
1.猶盛世。
1.象征吉祥之獸,如麒麟之類。
2.指獸形香爐。
1.舊指上天所賜﹑表示受命的圖籍。
1.象征吉祥之物,如鳳凰﹑麒麟﹑嘉禾﹑甘露等。
1.吉祥的彩霞。
1.吉祥的征兆。
2.佛教語。謂象征吉瑞之兆的相貌。
3.同"瑞像"。
1.植物名。也稱睡香。常綠灌木,葉為長橢圓形。春季開花,花集生頂端,有紅紫色或白色等,有濃香。
1.吉祥之天象。
2.象征吉祥之象。
1.佛教語。稱佛教始祖釋迦牟尼之像。
1.古代天子頒給諸侯作為憑信的圭玉。
1.舊指吉祥之星。
1.應時好雪。以能殺蟲保溫,多視為豐年的預兆,故稱。
1.鴨形香爐的美稱。
1.嫩茶名。
1.見"瑞煙"。
1.鳳凰的別名。
1.猶玉葉。形容云彩。
2.比喻雪花。
3.猶盛世。
1.象征吉祥的奇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