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的學說。
1.見"娛玩"。
1.寄托高尚的志向。
1.縱情娛樂。
1.奉承和毀謗。
1.奉承諂媚。
1.諂諛之臣。
1.見"諛辭"。
1.亦作"諛詞"。
2.諂媚的言辭﹔奉承話。
1.阿諛夸誕。
1.阿諛逢迎。
1.諂笑。
1.奉承贊美。
1.亦作"?媚"。
2.奉承獻媚。
1.唐李商隱《劉叉》﹕"后以爭語不能下諸公﹐因持愈(韓愈)金數斤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韓愈為人作墓志﹐多溢美之辭◇謂為人作墓志而稱譽不實為"諛墓"。
1.奉承獻媚。
2.指奉承獻媚的人。
1.諂諛巧偽。
1.諂媚的儒生。
1.指巧言諂諛之人。
1.對人有溢美之辭的史傳。
1.奉承阿順。
1.同"諛悅"。
1.阿諛贊頌。
1.順耳之說。
1.阿諛奉承的行為。
1.說奉承話。
2.諂媚的話。
1.猶俳優。
1.諂媚的話﹐奉承話。
1.諂媚討好。
1.夸贊。
《左傳·成公二年》欲勇者賈余馀勇。”《隋書·宇文慶傳》卿之馀勇,可以賈人也。”后因以馀勇可賈”謂有未盡的勇氣和力量可以發揮作用。
1.舊時開辦漁行或出租漁船﹑漁具以剝削﹑欺壓漁民的惡霸。
1.唱漁歌時的一種伴奏樂器。以繩串連的兩塊竹板。
1.亦作"漁?"。
2.搖漁船的槳。借指漁船。
1.老漁人。
1.猶漁滬。
1.捕撈。
1.捕撈采集。
1.近海可捕魚的區域。
1.漁具。頭上有尖刺,用來刺魚。
1.即漁槎。
1.漁筏。也指簡陋的漁船。
1.漁業產品。
1.漁人唱的歌。
漁業上從事捕撈生產以及為捕撈生產服務的加工運輸、調查研究、教學實習、行政監督等專用船舶的統稱。從事捕撈生產的船舶,按漁具和捕魚方法,可分為拖網漁船、圍網漁船、流網漁船、定置網漁船、釣船等,以及配合聲、光、電、魚泵等的特殊漁船(如捕鯨和海獸的獵捕船)等。
1.漁民聚居的村莊。
1.即漁舠。
1.一種刀形的小漁船。
1.漁船上的燈火。
1.漁燈。
1.漁人的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