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霞杯。
環列在花的最外面一輪的葉狀薄片,一般呈綠色。花萼是由若干萼片組成的。(圖見‘花’)
1.遇時,逢時。
1.猶犯顏。
1.阻止。
1.猶郁勃。生氣勃勃的樣子。
1.禁止購買谷米。
1.攔路搶劫。
2.強行剝奪。
1.制裁﹑貶抑惡人或邪惡之事。
2.防止邪惡之事的發生。
1.掩飾人之過失而褒揚他的長處。
2.指禁遏邪惡,褒揚善良。
1.扼制;壓抑。
1.防止;阻止。
1.半途而廢。
1.防止產生過失。
1.亦作"?漸防萌"。
2.猶言杜漸防萌。
1.邀截;攔截。
1.誅滅;滅絕。
2.阻止禁絕。
1.猶遏音。
1.強制;控制。
1.制止殺戮。《詩.周頌.武》"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毛傳"劉.殺。"鄭玄箋"遏,止。嗣子武王,受文王之業,舉兵伐殷而勝之,以止天下之暴虐而殺人者。"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郡侯曰'息者,止也;宰者,殺也。息宰二字,有止殺之義,即《詩》所云遏劉也。'"一說為滅絕。見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1.見"遏云"。
1.指帝王等死后停止舉樂。
2.為皇帝居喪期間。
3.指皇帝之死。
1.堵塞凈盡。
2.壓滅。
1.壓制;按捺。
1.掩蓋隱匿。
1.見"遏阻"。
1.阻塞;堵塞。
1.見"遏佚"。
1.亦作"?私"。
2.遏止邪私。
1.阻止被害者向司法部門起訴。
1.見"遏云"。
1.遮陽。
1.有抑制作用的藥物。
1.斷絕;喪失。
壓制;抑止~不住胸中的怒火ㄧ百感交集,難以~。
1.掩蓋和丟棄。
1.謂帝王等死后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1.遮掩;掩蓋。
1.壓抑郁結。
1.阻擋防御。
1.指嘹亮優美的歌聲。
1.宋時歌唱藝人的行會組織。
1.阻擋;阻止。
1.因受阻止而中斷。
用力阻止洪流滾滾,不可~。
以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手段來阻止敵對國家發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國外交官喬治·凱南在1946-1947年間提出,主張用這種政策來遏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發展。
1.謂水受阻塞而停聚為澤。
1.亦作"遏岨"。
2.阻止;攔住。
1.漢王充《論衡.感虛》"曾子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參方到。'即以右手搤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馳至問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來欲去﹐吾搤臂以呼汝耳。'"《后漢書.周盤傳》"盤同郡蔡順……嘗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噬其指。順即心動﹐棄薪馳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來﹐吾噬指以悟汝耳。'"后以"搤臂嚙指"指至孝之人與父母心相感應。
1.扼住咽喉。謂使要害受制。形容危急的形勢。
1.見"搤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