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和睦。
1.本指奴隸◇亦以稱輔佐帝王的臣佐。
1.語出《晏子春秋.諫上四》"如是而聽之﹐則臣為制也;不聽﹐又愛其死。"此言君受制于臣◇因以"臣制"謂臣服節制。
2.指臣子應該遵行的規章制度。
1.《后漢書.馬援傳》"﹝援﹞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嘗受《齊詩》,意不能守章句,乃辭況,欲就邊郡田牧。況曰'汝大才,當晩成。良工不示人以樸,且從所好。'"俗語"不露樸"本此,言不讓人見其短長。參閱元李治《敬齋古今黽》卷三。
1.不效法;不遵循。
2.不馴順;不守法。
3.筆。
1.指不馴順﹑不守法的人。
1.不倫不類。
2.不相當;不相類。
3.猶言超凡拔俗。
既不像這類,又不像那類。指不像樣、不正規這一身打扮不倫不類的,像什么樣子。
①連詞。表示條件或情況不同而結果不變不論做什么工作,都要認真負責|不論日班還是夜班,他從不遲到早退。②不討論存而不論|姑且不論。
1.方言。不管是誰。謂不因對方地位而有所顧忌。
1.謂不旁越他道。
1.見"不落夾"。
1.不落俗套。比喻有獨創風格。
1.拿在手上,舍不得放下。
1.不因襲陳舊的格式。
1.猶言不踏實。
1.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有賣查梨條的小販夸張地叫賣自己的貨物◇以"不賣查梨"指不空口說大話。
1.見"不蔓不枝"。
1.未加種植。
2.不生植物。指荒瘠。
3.毛色不純。
不長植物的土地。指荒蕪貧瘠之地從前的不毛之地,如今成了綠洲。
1.不虛飾。
2.不稱心;不滿意。
3.不好;不妙。
1.不忘。
2.不晦暗,明亮。
3.不損壞;不湮滅。
1.不諂媚。
①副詞。表示由于前面所說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種消極的結果病一時好不了,心里不免焦急|不免客套幾句。②不能免去君子死而冠不免。
1.不好。
1.不滅。
不聰敏;不敏捷工而不敏|敬謝不敏。
1.不直呼其名,表示優禮或尊重之意。
1.同"不拘一格"。
名占有。一文錢也沒有。形容極窮半生漂泊江湖,終老不名一錢。
1.對聲名有損害,不體面。
1.不理解;不明白。
2.不賢明。
3.不明顯。
4.猶不潔。
1.曖昧,不能公開。
2.猶言無緣無故。
1.不了解情況。
1.不相等;不等同。
1.沒有經過商量而見解一致。
1.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
1.謂不稱其名。
2.不看。
1.無奈。
1.無乃,豈不。
1.無奈。
2.不耐,忍受不了。
1.見"不耐煩"。
1.無可奈何,無法可想。
1.不能。
1.亦作"不奈煩"。
2.謂不能承受煩劇的事情。
3.厭煩,不能忍耐。
4.表示程度很深。
1.謂男子有生理缺陷,沒有生殖能力。
1.不恐懼。
1.同"不屈不撓"。
1.不彎曲,不屈服。形容節操剛正,意志堅強。
1.見"不能彀"。
1.見"不能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