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小日子。
1.謂往昔的圣人。多指已故的帝王。
1.太平天國實行生活必需品平均分配的制度﹐稱其所建立的國庫為"圣庫"。規定全體衣食俱由圣庫開支。但至后期﹐圣庫制度雖仍在天京施行﹐但高級官員已先蓄私產﹐繳獲歸公的原則亦已無形破壞。
1.猶御覽。
1.見"圣歷"。
1.猶圣明和英明。
1.即孔林。指孔子及其后裔的陵園。
1.指古代圣人之靈。
2.指已故帝王。
3.對帝王或神圣的威靈之尊稱。
4.猶神靈。
5."上帝圣靈"(godtheholyghost)的簡稱。基督教基本信條三位一體中的第三位。
1.稱賢明的縣令。
2.尊稱帝王的命令。
1.帝王的思慮或憂念。
1.指帝王的謀略。
1.帝王和圣人的論述。
1.謂進入圣道之門。
2.謂孔子的門下。亦泛指傳孔子之道者。
1.古代對荒年可以療饑活命的糧食的敬稱。常指野生稻米。
1.孔廟的尊稱。
睿圣英明。封建時代常用為稱頌帝王之辭,因也用作帝王的代稱吾皇圣明|方今圣明在上,旁搜俊賢。
1.樂曲名。隋時傳自高昌﹐至唐開元時又有新制。
1.語出《書.伊訓》"圣謨洋洋﹐嘉言孔彰。"本謂圣人治天下的宏圖大略◇亦為稱頌帝王謀略之詞。
2.猶圣訓。
3.猶圣旨。
1.猶圣略。
1.君主時代對皇太后的尊稱。
2.舊時對孔子母親的尊稱。
3.古代民間尊稱有殊功于民的婦女。
4.古代對女神﹑女巫之稱。
5.舊時各地多有圣母祠﹑圣母廟等。 6.基督教徒尊稱耶穌之母馬利亞。
1.唐女皇武則天的尊號。
1.唐懷素草書法帖名。
1.古代傳說中的神木。
1.德才超群的男子。
2.傳說中有道之士。
1.對孔子的尊稱。孔子字仲尼﹐被尊為圣人﹐故稱。
1.鳳凰的美稱。
1.有圣德的女子。常指將為后妃者﹐亦指女神。
1.太平天國稱腰牌為"圣牌"。
1.絕妙的品物。多用于書畫或其他文物藝術品。
1.吉兆。箁﹐即杯箁﹐一種卜具﹐形似兩蚌殼﹐投空擲之落地﹐觀其俯仰﹐以斷吉兇。古以玉為之﹐后來也用竹﹑木為之。
1.《孟子.公孫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漢王充《論衡.刺孟》"五百年者﹐以為天出圣期也。"后遂以"圣期"為圣人出世的時期。
2.當世的諛稱,猶圣時。
1.見"圣寶"。
1.謂成圣成神而去。猶仙逝。常為死去的婉辭。
1.泉名。孔子泉的別稱。在今四川省巫山縣東北。
2.泉名。在今四川省中江縣東南。
1.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
2.專指孔子。
3.君主時代對帝王的尊稱。
4.稱皇后﹑皇太后。
5.泛稱佛﹑菩薩等得道者。 6.對有異術的仙道﹑方士等的尊稱。 7.清酒的別稱。亦指酒之清者。
1.樂曲名『鼓吹鐃歌十八曲之一。
1.即傅巖。相傳為商代傅說版筑之處。傅說被尊為圣人﹐因有此稱。
1.傳說項橐七歲時曾問難孔子而為之師﹐因稱。
1.謂五十歲。孔子五十以學《易》﹐故有是稱。或謂四十七歲之時。
1.圣人的門徒。多指傳孔子之道者。
1.猶圣時。
1.皇帝的容貌和氣色。
1.慕圣人之道﹐有儒者之德。
1.古謂開國之君誕生時的祥瑞。
1.佛教稱已證正果的高僧。
2.白楊梅的別稱。
1.聰明賢良。
2.專用以稱頌母德。
3.父母的代稱。
1.君主時代對在位皇帝的尊稱。
1.封建時代稱頌帝王之詞。亦借指皇帝。
2.泛稱古代的圣人。
3.太平天國稱上帝為"圣神"。
1.《書.大禹謨》"帝德廣運﹐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孔傳"圣﹐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文﹐經天地;武﹐定禍亂。"后以"圣神文武"為稱頌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詞。
1.指孔子。
2.指佛家之有道者。
1.圣明之時。